时间: 2025-04-26 12:2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26
尊前依约认三公。
在尊前依照约定,确认三公的身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三公”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高的官职之一,代表着权力与地位。诗中提及“三公”,往往反映了对权力的尊重或对权力游戏的参与。
作者介绍: 武宣徽(生年不详-约1120年),字德甫,号雪峰,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其诗风清新俊逸,善于用典,常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政治的思考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朝政腐败、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作者或许是以此诗表达对权力的无奈与思考。
这首诗虽短,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思考与个人情感。在“尊前依约认三公”的字句中,诗人通过简洁的表达,透露出对权力关系的敏锐洞察。这里的“尊”与“三公”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权力游戏的反思。诗中的“依约”一词,似乎在揭示着人们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屈从,暗示着一种对权威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力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表现出作者在权力面前的谨慎与冷静。可以想象,在一个充满争斗与阴谋的时代,诗人作为一个文化人,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敏感与思考,这种情感在字里行间充分体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权力关系的思考,表现出对权威的尊重与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权力面前的脆弱与依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公”在古代中国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依约”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