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5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54:58
过潼关
作者: 温庭筠〔唐代〕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
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
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提到地形的蜿蜒曲折,河流在其中流淌,清澈的景色让人感到游玩的乐趣。清晨的鸡鸣声使得关外的树林显得幽暗,一行寒雁在云间飞过,让人感到愁绪。片刻无事时,溪水与泉水显得格外美好,整日凝视着远处的山色,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手持麈尾的角巾,仰望远方,更加惋惜芳香的气息被秦楼隔绝。
温庭筠,字飞卿,号蕣香,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常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潼关的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感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境遇的思考。
《过潼关》是温庭筠的一首典雅之作,诗中通过对潼关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地形盘屈带河流”开篇,描写了潼关特有的地理风貌,展现出蜿蜒的河流与清澈的天空,形成一种和谐美。接着,诗人通过“十里晓鸡关树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孤寂,早晨的鸡鸣声与阴暗的树林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隐隐的愁绪。
在“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中,诗人表现了闲暇时光的惬意,溪泉流淌的声音与远处的山色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然而,依然无法掩盖心中的愁苦与惋惜。最后的“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芳香被隔绝的意象更是加深了孤独感。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交织出一种既美丽又惆怅的情感,展现了温庭筠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潼关自然风光的赞美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情感基调既有宁静的欣赏,又有隐隐的忧伤。
诗中描写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寒雁”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潼关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