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9: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46:47
春日
温庭筠
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
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
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
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
宝书无寄处,香毂有来期。
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问你在想什么?在这遥远的艳阳天中。门前静谧,天色已晚,人们纷纷归去,墙高遮挡,蝴蝶飞过却显得缓慢。一对青色的燕子在飞翔,外面的绿杨丝条数不胜数。屏风上,吴山显得遥远,楼中传来北风的悲哀。宝贵的书籍没有寄送的地方,香囊有约定的时间来取。草地的颜色与森林的色彩交织在一起,似乎为你的眉目增添了黛色。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晏殊,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词而著称于世,兼擅诗文,风格细腻优雅,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
《春日》创作于唐代,正值温庭筠的创作高峰期。此时社会繁荣,文人墨客间相互交流,诗词的创作风格日趋多样化。诗中表现了春日的美丽与静谧,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春日》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温庭筠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触。诗的开头,诗人以问句引入,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感。在“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中,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孤独,门口的静谧与人们的归去形成鲜明的对比,墙的高耸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对青色的燕子与无数的绿杨丝,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屏风上的吴山和楼中的朔管则引发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感伤,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奈与情感的孤独。最后几句,诗人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草色与林彩的交融,似乎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感慨。
整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展现出温庭筠细腻而深刻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青琐燕”指的是什么?
“门静人归晚”中的“静”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宝书无寄处”中的“寄”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