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村舍得近报有感》

时间: 2025-04-26 20:52:38

诗句

莫谓山村僻,时闻诏令传。

宽民除宿负,募士戍新边。

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

残年抱遗恨,终媿祖生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38

原文展示:

莫谓山村僻,时闻诏令传。
宽民除宿负,募士戍新边。
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
残年抱遗恨,终媿祖生鞭。

白话文翻译:

别以为山村偏僻,时常能听到朝廷的诏令传来。
宽减民众的负担,招募士兵守护新的边疆。
霜重得让瓦片都快裂开,明亮的月光下人们难以入眠。
在我这残年之际,心中怀有遗憾,始终感到愧对祖辈的鞭策之恩。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谓:不要以为。
  • 山村僻:山中的村庄偏僻。
  • 诏令:朝廷的命令。
  • 宽民:减轻民众的负担。
  • 宿负:前期的负担。
  • 募士:招募士兵。
  • 戍新边:守卫新的边界。
  • 霜重:霜冻严重。
  • 瓦欲裂:瓦片快要裂开,形容寒冷。
  • 少眠:少有人入睡。
  • 残年:晚年。
  • 遗恨:内心的遗憾。
  • 媿祖生鞭:愧对祖辈的教诲和期望。

典故解析:

  • “宽民除宿负”出自古代对民众的关怀政策,反映了朝廷在艰难时期对百姓的减负措施。
  • “终媿祖生鞭”表达对祖辈教诲的感激与愧疚,强调责任感和传承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出生于浙江绍兴。陆游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以诗、文、词闻名,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悲壮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身世之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边疆不稳,作者在山村隐居期间,感受到国家动荡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心中充满忧虑与思考,写下此诗以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村舍得近报有感》是陆游在晚年所作,诗中充分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对个人遗憾的自省。开头两句反映了即使在偏僻的山村,也能感受到朝廷的召唤与政策的变化,对民众的关怀让人感到温暖。中间的描写则通过“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传达出寒冷和不安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以及百姓的艰辛。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晚年生活的反思,承载着对祖辈的敬意和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懊悔,情感深沉而真挚。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激励后人对国家和自身责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谓山村僻:开篇反驳偏见,强调山村虽偏僻,但仍有国家的关怀。
  2. 时闻诏令传:表明朝廷的命令能够传达到这里,表现出政令的普及性。
  3. 宽民除宿负:朝廷为百姓减轻负担,体现出对民生的关注。
  4. 募士戍新边:招募士兵守护边疆,反映出国家的军事需要。
  5. 霜重瓦欲裂:寒霜侵袭,形象地描绘出村庄的艰苦环境。
  6. 月明人少眠:月光照耀下,村民因忧虑而失眠,传达出紧张的气氛。
  7. 残年抱遗恨:作者在晚年回顾往事,感到遗憾。
  8. 终媿祖生鞭:对祖辈的教诲感到愧疚,表达出深重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通过“霜重”与“瓦欲裂”的描写,形象地传达出寒冷和不安的情感。
  • 夸张:如“宿负”与“戍新边”的对比,强调了民众负担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写,表现出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人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在个人理想与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体现出他对责任与传承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村:象征着偏僻与孤立,以及农民的艰苦生活。
  • 霜、月:霜代表着严寒、困苦,月光则象征着孤独与反思。
  • 遗恨、鞭:遗恨指未能实现的理想,鞭象征着祖辈的教诲与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宽民除宿负”主要是指什么?

    • A. 减轻民众负担
    • B. 召募士兵
    • C. 增加税负
  2. 诗中的“霜重瓦欲裂”形象地描述了什么?

    • A. 天气寒冷
    • B. 瓦片质量差
    • C. 乡村美景
  3. “终媿祖生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祖辈的感激与愧疚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反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词对比:

  • 比较陆游的《村舍得近报有感》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感受,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动荡对人民的影响。两者的风格和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陆游诗文选》
  2. 《宋代诗词鉴赏》
  3.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查询

河中府崇福寺看花 送卫司法河中觐省(即故王吏部延昌外甥) 冬晓呈邻里 题云际寺上方 相和歌辞。长门怨 送畅当还旧山 送乐平苗明府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 春日忆司空文明 东潭宴饯河南赵少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胫大于股者难以步 颠掉 逵穴 乱七八糟 物盛则衰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包含谋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葵藿之心 两点水的字 曰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刺股悬头 买务 弋字旁的字 吮痈噬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