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4:58
自警
——陆游
人生非金石,寿夭不自知,一日复一日,亦或至耄期。方其未死间,早夜勿自欺。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厘。努力戒惰偷,尧舜可庶几。我今齿发弊,强健复几时?一寸学古心,自视犹可为。鸡鸣推枕起,为善亦孳孳。天定终胜人,吾世或未衰?素业果有传,三复吾此诗。
人生不是金石,寿命的长短无人知晓,日复一日,可能会活到老年。在我尚未去世之际,晨昏之间不要自欺欺人。唉,那些沉溺于享乐的人,哪怕是微小的差错也能造成巨大灾难。努力克制懒惰和偷懒,或许能达到尧舜那样的境界。我现在年纪已大,身体健康又能维持多久呢?一寸学古的心,自认为还可以有所作为。鸡鸣时分,推开枕头起来,勤奋为善也应当孜孜不倦。天命最终会战胜人力,我的时代或许尚未衰败?我的素业果然能传承下去,三次重复我这首诗。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自警》是陆游晚年的作品,正值国家动荡、个人遭遇困境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努力与奋斗的自省,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
陆游的《自警》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和道德理想的追求。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警醒的深刻认识。诗开篇以“人生非金石”引出主题,强调人生的脆弱与无常,接着以“早夜勿自欺”警示自己,不要对人生的无常抱有侥幸心理。
在诗中,陆游用“太山起毫厘”比喻沉迷于享乐的后果,告诫人们微小的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表现了他对自我修养的高度重视。接着,他提到“努力戒惰偷”,提示人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努力追求理想的境界,最终引出对自己的身体衰老的感慨,反映出对生命有限的深刻思考。
结尾部分,陆游以“天定终胜人”表达了对命运的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我严格要求的态度,正是陆游一生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感悟。
(后续逐句分析省略,以节省篇幅)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自我警醒与努力追求理想,反映了陆游对人生短暂的认识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面对人生无常时,他强调努力和自省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陆游的《自警》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尧舜”象征着什么?
“鸡鸣推枕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陆游与杜甫都在作品中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但陆游更加强调自我努力与警醒,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社会动荡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