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0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01:10
秋日郊扉乐,心闲景趣闲。
风生疏竹里,雨在片云间。
疏港聊通水,关门不碍山。
残书读未尽,飞鸟暮云还。
在秋日的郊外,开门迎接快乐,心中悠闲,眼前的景色也显得闲适。
风在稀疏的竹林中吹动,细雨飘落在片片云间。
稀疏的港湾聊聊通水,关上门也不妨碍山的景色。
未读完的书籍在手中,飞鸟在傍晚的云朵中归来。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惭愧山人,宋代词人,尤以其词著称,作品主题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秋日郊居》写作于秋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内心宁静与惬意,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思想。
《秋日郊居》是张孝祥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和闲适的心境。诗的开头“秋日郊扉乐,心闲景趣闲”,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出在安静的郊外生活中,心灵得到了自由与放松。
接下来的“风生疏竹里,雨在片云间”描绘了秋日的风和雨,生动且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和谐美。这里的“疏竹”和“片云”,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疏港聊通水,关门不碍山”则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虽然关上了门,但山水依旧存在,象征着人心的境界与外物的关系。最后两句“残书读未尽,飞鸟暮云还”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未读完的书籍暗示着人生的无尽探索,飞鸟归来则象征着归宿与安宁。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哪个季节?
诗人感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残书读未尽”中的“残书”指的是什么?
答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张孝祥的《秋日郊居》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与感悟,两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