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46:18
侍臣朝谒罢,戚里自相过。
落日青丝骑,春风白纻歌。
恩承三殿近,猎向五陵多。
归路南桥望,垂杨拂细波。
侍臣朝拜已经结束,亲友之间自相问候。
夕阳西下,骑马的青丝们在路上行走,春风中传来白纻的歌声。
恩宠来自于三殿的接近,狩猎活动在五陵的多。
归途时在南桥望去,垂柳轻拂着细细的波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五陵”是古代帝王的墓地,象征着权力与财富;“三殿”则多指宫廷中的高层建筑,表明诗人与权贵的关系,暗含恩宠之意。
作者介绍:
李益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唐玄宗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风景及人情世态,作品多有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
《春行》创作于春天,时值诗人前往京城的途中,表达了他在权贵恩宠中感受到的春日的生机与轻松,同时也流露出对亲友的思念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李益的《春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背景。诗的开头,侍臣朝拜的场面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权力的游戏,而亲友间的问候则增添了人情的温暖。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夕阳西下时骑马的青丝,春风中飘荡的白纻歌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乐趣。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恩承三殿近”,在潜台词中流露出诗人对权势的依赖与渴望,而“猎向五陵多”则暗示着在这样一个富饶的环境中,诗人所感受到的生活的丰富多彩。最后的“归路南桥望,垂杨拂细波”,让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春天的柳树和水波似乎是对诗人情感的抚慰,象征着一种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美好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复杂性,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侍臣朝谒罢,戚里自相过。
落日青丝骑,春风白纻歌。
恩承三殿近,猎向五陵多。
归路南桥望,垂杨拂细波。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反映了诗人对权势的依赖与对自然美的向往,传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骑马的年轻人被称为:
A. 青丝
B. 白纻
C. 侍臣
D. 南桥
“恩承三殿近”中的“三殿”指的是:
A. 皇宫中的高层建筑
B. 三个朋友
C. 三种恩惠
D. 三条河流
诗的最后一句“垂杨拂细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惆怅
B. 宁静
C. 激情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