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少工艺文》

时间: 2025-05-17 15:57:54

诗句

少工艺文,朱丝练弦,黄流在璋。

值虞廷戛击,箫韶之乐,周王寿考,追琢其章。

汾水雁飞,鼎湖龙远,魂返今无异域香。

浮生短,更两轮屋角,来去荒忙。

人言八十鹰扬。

笑千岁如何尺捶量。

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

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57:54

原文展示:

少工艺文,朱丝练弦,黄流在璋。
值虞廷戛击,箫韶之乐,周王寿考,追琢其章。
汾水雁飞,鼎湖龙远,魂返今无异域香。
浮生短,更两轮屋角,来去荒忙。
人言八十鹰扬。笑千岁如何尺捶量。
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
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精湛的工艺为引子,而朱色的丝弦和黄色的流光在璧玉上闪耀。
在虞舜的朝廷上,乐器发出美妙的乐声,周王的长寿与恩德被后人传颂、铭刻。
汾水的雁在空中飞翔,鼎湖的龙在远方游弋,灵魂回归故地却无异于在异域的香气。
浮生短暂,生活在两轮的屋角来去匆忙。
人们说八十岁的人依然精神焕发,然而千年如何用尺来量度。
即便是有亘古的图腾和宝贵的龟马,却也无法带走曾经的记忆。
友人鲁申公,老师浮丘伯,尚可在乡村教书育人。
流下老泪,遥望越山的紫翠,青苍的树木依然在。

注释:

  1. 少工艺文:指的是少数精细的工艺作品。
  2. 朱丝练弦:朱色的丝线弦乐器。
  3. 虞廷戛击:虞舜的朝廷,戛击指乐器的演奏。
  4. 箫韶之乐:指古代的乐曲,代表美好的音乐。
  5. 汾水:指汾河,著名的水域。
  6. 鼎湖龙远:指鼎湖的龙,象征着远大的理想。
  7. 浮生短:人生短暂。
  8. 两轮屋角:指生活的繁忙与琐碎。
  9. 八十鹰扬:形容八十岁的人依然有精神。
  10. 舐丹鸡犬:舐指舔,表现对生活的简单满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器,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生活,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时代动荡,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与反思,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师友的怀念与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沁园春·少工艺文》通过描写古代乐器和文化,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以及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朱丝练弦”、“黄流在璋”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瑰丽与精致。随后提到的“虞廷戛击,箫韶之乐”更是将读者带入一个古典音乐的氛围,感受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情趣。

然而,诗人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中,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浮生短,更两轮屋角,来去荒忙”,反映出一种对生活流逝的无奈与思考。接下来的“人言八十鹰扬,笑千岁如何尺捶量”则以哲理的思考将时间的概念引入,强调了生命价值的相对性,值得深思。

最后,诗人提到与友人和老师的情谊,表现出一种对师道的尊重和对友谊的珍视。整体而言,诗中蕴含了对古文化的赞美、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开头描写工艺品的华美,展现了古代手工艺的精湛。
  2. 描述古乐的悠扬,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3. “汾水雁飞”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自由。
  4. “浮生短”一句,直接道出人生的短暂与匆忙。
  5. “人言八十鹰扬”反映出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6. “友鲁申公”则强调了人际关系中教育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舐丹鸡犬”,比喻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魂返今无异域香”,使情感更加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谊、师道的珍惜,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丝:象征着美好与精致。
  • 箫韶:象征古代高雅文化。
  • 汾水:代表自然与自由。
  • 鹰扬:象征着精神与活力。
  • 越山紫翠:代表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乐器是哪个?

    • A. 笛子
    • B. 箫
    • C. 琵琶
    • D. 二胡
  2. “浮生短”一句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惆怅
  3. 诗人对友人的称呼是?

    • A. 申公
    • B. 丞相
    • C. 伯乐
    • D. 师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在李清照的作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对往事的眷恋,而刘克庄则更侧重于对友谊和文化的思考。两位诗人在表现主题时,虽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
  3. 《刘克庄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酴醾 长沙有感 东湖看花呈宋原父 渔父词四首 新喻县苏晋叔相会 题尹惟晓芙蓉翠羽图 抚州节推萧学易衙宇一新 舟行英德江上和许季如诗 解后乐清主簿姜昌龄一见如平生欢同宿能仁 邵阳赵节斋史君同黄季玉以合江亭三字分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日内瓦命名法 黹字旁的字 半面之旧 瓜字旁的字 怀德畏威 病从口入 女中尧舜 卓殊 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出处殊涂 厄字旁的字 磬沼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复旧如初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