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49
沁园春(送赵江陵东归,再用前韵)
作者:辛弃疾 〔宋代〕
伫立潇湘,黄鹄高飞,望君不来。
被东风吹堕,西江对语,急呼斗酒,旋拂征埃。
却怪英姿,有如君者,犹欠封侯万里哉。
空赢得,道江南佳句,只有方回。
锦帆画舫行斋。
怅雪浪沾天江影开。
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
落帽山前,呼鹰台下,人道花须满县栽。
都休问,看云霄高处,鹏翼徘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赵江陵的深切思念和送别之情。诗人伫立在潇湘河畔,远望高飞的黄鹄,心中期待着友人能够前来相聚,但却始终未见。东风吹拂着,仿佛带走了对友人的思念,西江对岸的水波轻轻诉说着心声。他呼唤着酒,想要借酒消愁,却发现英雄的气度和志向仍显不足,若能封侯万里,那便是大快人心。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写下了江南的美好诗句,却只有方回的音韵。接着,他描绘了锦帆画舫在江面上行驶的情景,心中满怀惆怅,仿佛雪浪与天际相连。回忆起曾经在南浦送别友人时为他折柳的情景,以及为他攀梅的愿望,皆显得格外动人。在落帽山前,鹰台之下,听闻人们传言花须满县栽种。最终,诗人告诫自己不必再询问高空云霄的事,鹏鸟的翅膀在空中徘徊,象征着志向和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和军事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及个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辛弃疾与友人赵江陵分别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辛弃疾在诗中融入了对江南美景的描绘,反映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理想的追求。
辛弃疾的《沁园春(送赵江陵东归,再用前韵)》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展示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全诗通过潇湘的自然景色引入,奠定了一种忧伤而又充满希望的基调。“伫立潇湘,黄鹄高飞”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象征着他对理想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期盼。诗中的“被东风吹堕,西江对语”暗示了世事无常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诗人借酒壮胆,想要与友共饮,却又意识到英雄的气质和理想需要更高的追求。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回忆送别时的情景,展现了对于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空赢得,道江南佳句,只有方回”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成功与失败之间的纠结,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故土的眷恋,又有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最终升华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辛弃疾的豪情壮志和深邃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地方伫立,期待友人到来?
A. 长江
B. 潇湘
C. 黄河
D. 西江
“被东风吹堕”中,东风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思念
D. 繁华
诗中提到的送别习俗是什么?
A. 授与金子
B. 折柳
C. 赠书
D. 送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