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33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我的肉体和众生的肉体是一样的,名字不同但本质相同。
我们本是同一种性,只是形体不同罢了。
痛苦和烦恼由他来承受,而我却享受着肥美的食物。
别让阎王来断我的生死,我自己应该怎样思考呢?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因其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被誉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婉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死亡和众生平等的思考。在当时社会中,杀生的现象普遍存在,黄庭坚以此诗来劝诫人们珍惜生命,反对杀生,体现出他深厚的佛教思想。
《戒杀诗》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对杀生行为的反思。诗中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思想,作者以“我肉众生肉”开篇,直接指出人和其他生物的本质相同,强调了生命的平等性。紧接着,作者以“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揭示了人类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所导致的他生的痛苦,反映出一种自私的生存状态。
最后一句“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则是对自己行为的深刻自省,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时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道德。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杀生行为的谴责,更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呼唤,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慈悲思想的理解与认同。诗句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生命平等的强调和对杀生行为的谴责,表达了对众生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作者以佛教慈悲为核心思想,倡导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珍惜每一个生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生命的平等性?
A. 我肉众生肉
B. 苦恼从他受
C. 肥甘为我须
D. 原同一种性
诗中提到的“阎老”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哲学家
C. 阎王
D. 一位医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