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戒杀诗》

时间: 2025-04-26 10:30:33

诗句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33

原文展示: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白话文翻译:

我的肉体和众生的肉体是一样的,名字不同但本质相同。
我们本是同一种性,只是形体不同罢了。
痛苦和烦恼由他来承受,而我却享受着肥美的食物。
别让阎王来断我的生死,我自己应该怎样思考呢?

注释:

  • 众生:指一切生物,强调生命的普遍性。
  • 名殊体不殊:名字不同,身体却没有差别,强调本质的相同。
  • 原同一种性:指所有生命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 肥甘:指美味的食物。
  • 阎老:阎王的尊称,代表着死亡的审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因其豪放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被誉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婉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死亡和众生平等的思考。在当时社会中,杀生的现象普遍存在,黄庭坚以此诗来劝诫人们珍惜生命,反对杀生,体现出他深厚的佛教思想。

诗歌鉴赏:

《戒杀诗》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对杀生行为的反思。诗中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思想,作者以“我肉众生肉”开篇,直接指出人和其他生物的本质相同,强调了生命的平等性。紧接着,作者以“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揭示了人类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所导致的他生的痛苦,反映出一种自私的生存状态。

最后一句“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则是对自己行为的深刻自省,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时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道德。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杀生行为的谴责,更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呼唤,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慈悲思想的理解与认同。诗句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肉众生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同质性。
  2. “名殊体不殊”:虽名不同,但身体构造相似,强调生命的平等。
  3. “原同一种性”:进一步深化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4. “苦恼从他受”:指出他者的痛苦是由此生存方式造成的。
  5. “肥甘为我须”:人类对美食的渴求与他者的牺牲形成对比。
  6. “莫教阎老断”:对死亡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自我审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名殊体不殊”展现了对比的修辞效果。
  • 反问:最后一句通过反问引发读者深思,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生命平等的强调和对杀生行为的谴责,表达了对众生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作者以佛教慈悲为核心思想,倡导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珍惜每一个生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强调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 众生:体现生命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 阎老:象征死亡,提醒人们思考生与死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生命的平等性? A. 我肉众生肉
    B. 苦恼从他受
    C. 肥甘为我须
    D. 原同一种性

  2. 诗中提到的“阎老”指的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哲学家
    C. 阎王
    D. 一位医生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比较,二者均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但黄庭坚更侧重于个体与众生的关系,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佛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查询

送叶景龙之通州同知任分韵得勋字 咏史(二十一首) 旅兴 其四十八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 其十 送翳士贾思诚还浙东(三首) 题扇面牡丹花 题柯敬仲墨竹花石 沭浴子 游仙(九首) 赠周宗道六十四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油嘴骗舌 民俗 寤寐求之 幺字旁的字 丧师失地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髟字旁的字 轻装简从 川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权宜之计 霍亨索伦家族 鲲鱼 狼居胥 石牛 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