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2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23:15
幔钩绳,复斗穗。寒夜美人半睡。云掩絮,月胧明。枕函亭钏声。蚕烛耀。飞蛾绕。门外乌啼难晓。燔蕙烬,隐纱笼。罘罳划碎红。
在寒冷的夜晚,美人半梦半醒,帐帘上挂着绳子,斗篷的穗头轻轻摇曳。云层遮掩着绵绵的花絮,月光朦胧而明亮。枕边传来轻轻的钏声,像是蚕蜡烛光闪烁,飞蛾在光芒中盘旋。门外乌鸦啼叫,声音模糊而难以分辨。燃烧着的蕙草余烬,隐约透出纱帐中的红色光影。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寒夜美人”、“乌啼”等意象,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孤独美的追求,并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月夜、女子、孤独等主题相呼应,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美感。
作者介绍:毛奇龄,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风景、抒情和女性之美。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作品或许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创作,描绘了一个孤独而美丽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更漏子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寒冷夜晚的情景,诗中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美感,展现了诗人对女性温柔的赞美和对孤独的深刻理解。整首词在意象上极为精致,运用了“幔钩绳”、“斗穗”、“云掩絮”、“月胧明”等词句,给人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感觉。在氛围的营造上,诗人通过声音的描写(如“乌啼难晓”、“枕函亭钏声”)和光影的变化(“蚕烛耀”、“罘罳划碎红”)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与无奈。尤其是“飞蛾绕”这一意象,暗示着对光明的追逐与向往,却又伴随着无尽的疲惫和迷茫。诗人通过对夜晚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美,表达了对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夜美人半睡”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云掩絮,月胧明”中的“云”主要形容了什么?
诗中“飞蛾绕”意象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