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更漏子》

时间: 2025-04-26 20:37:25

诗句

翠茿疏,丹槲老。

万事不如归好。

虫唧唧,雁嗷嗷。

碧天无限高。

倚阑望。

江海上,落日寒云莽苍。

望不极,思何深。

沧波千万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25

原文展示:

更漏子
作者:文廷式 〔清代〕

翠茿疏,丹槲老。
万事不如归好。
虫唧唧,雁嗷嗷。
碧天无限高。
倚阑望。
江海上,落日寒云莽苍。
望不极,思何深。
沧波千万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翠绿的草木稀疏,丹红的槲树已经老去。世间万事都不如归家来得好。虫子在不停地鸣叫,雁儿在高声呼唤,碧蓝的天空无限广阔。倚在栏杆上眺望,看到江海之上,落日与寒云交织在一起,显得苍茫无尽。远望无尽头,思念之情愈发深沉,仿佛沧波层层叠叠。

注释:

  • 翠茿:青绿的草木。
  • 丹槲:指红色的槲树,表示秋天的气息。
  • 虫唧唧:虫子发出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雁嗷嗷:大雁在高空鸣叫,象征迁徙。
  • 碧天:清澈的天空,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倚阑: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姿态。
  • 江海:象征辽阔的自然景观。
  • 落日寒云:夕阳与寒冷的云彩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沧波:广阔的水波,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无尽的思念。

典故解析:

这首词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文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归乡的渴望。文廷式生活在清代,那个时期的文人往往以自然景观作为情感寄托,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廷式(约1620-1690),字子翰,号山岳,清代诗人,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绘山水、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作品常透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反思之时。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更漏子》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词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开篇以“翠茿疏,丹槲老”引入,画面中的草木与槲树已显老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着,作者以“万事不如归好”直接表明心声,强调归家的温暖与安宁,表现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词中“虫唧唧,雁嗷嗷”描绘出秋天的生机与萧瑟,虫鸣与雁叫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孤独又生动的氛围。通过“碧天无限高”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广阔与自由的意境,使得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大自然的辽阔形成强烈对比。

后半部分更是通过“倚阑望”引导读者的视线,落日与寒云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凄美的情感,“望不极,思何深”更是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思念,层层叠叠的沧波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思念的深邃。

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文廷式作为清代文人的独特风格与个性,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茿疏,丹槲老”:草木的颜色与状态描绘出秋天的景象,暗含时间流逝。
  • “万事不如归好”:归家是最大的安慰,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虫唧唧,雁嗷嗷”:自然声音的描绘,生动而富有韵律感。
  • “碧天无限高”:展现自然的辽阔,映衬出诗人的心境。
  • “倚阑望”: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与思考。
  • “江海上,落日寒云莽苍”:描绘了自然的壮阔与孤寂的情感。
  • “望不极,思何深”:强调思念之情的深重。
  • “沧波千万层”: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无尽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虫唧唧,雁嗷嗷”,音韵和谐,增强了表达效果。
  • 比喻:通过“沧波千万层”比喻思念的层次与深度,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虫鸣与雁叫赋予自然以生命,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茿:象征生命与青春,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丹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气息。
  • 虫鸣、雁叫:自然的声音,反映出生动的秋日。
  • 碧天:象征广阔与自由,表达诗人的心境。
  • 江海:象征辽阔与人生的旅程。
  • 落日、寒云:象征时间流逝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归家的思念? A. 翠茿疏,丹槲老
    B. 万事不如归好
    C. 望不极,思何深

  2. 诗中提到的“虫唧唧”主要是为了表现: A. 自然的生机
    B. 生活的繁忙
    C. 人的孤独

  3. “沧波千万层”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波折
    B. 自然的壮丽
    C. 家乡的美好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送别》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更漏子》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而后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间接表达思念。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简洁明了,后者意境深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文廷式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送别大姊之美洲 鹧鸪天 其八 鹧鸪天 闺咏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戊寅寒食日作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贤德 躯老 音开头的成语 责实循名 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补苗 镸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心无尽 三撇旁的字 力屈计穷 束身自好 八恒河沙 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娱心悦耳 拯治 皿字底的字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