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更漏子 春晚》

时间: 2025-05-23 13:45:31

诗句

楝花残,梅雨逗。

枝上老红吹瘦。

寒欲尽,夜无聊。

倚阑吹洞箫。

芳思歇,怨蝴蝶。

惆怅饯春时节。

春有信,去仍还。

征人长玉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45:31

原文展示:

楝花残,梅雨逗。
枝上老红吹瘦。
寒欲尽,夜无聊。
倚阑吹洞箫。
芳思歇,怨蝴蝶。
惆怅饯春时节。
春有信,去仍还。
征人长玉关。

白话文翻译:

楝花已经凋零,梅雨时节也在逗留。
树枝上的红花已显得衰弱。
寒冷将要结束,夜晚却显得无聊。
我倚在栏杆上,吹着洞箫。
思念的情感停歇了,怨恨着蝴蝶。
在这个春天的时节,心中充满惆怅。
春天来了又去,征人却长驻玉关。

注释:

字词注释:

  • 楝花残:楝树的花已经凋谢。
  • 梅雨:指梅子成熟前的雨季,象征春末夏初的湿润天气。
  • 老红:指树上的红花因时节变老,失去生机。
  • 倚阑:靠在栏杆上。
  • 洞箫:一种古代吹奏乐器,音色清幽。
  • 芳思:对美好情感的思念。
  • 怨蝴蝶:因思念而对蝴蝶的怨恨,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嫉妒。
  •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象征征人远行。

典故解析:

  • 春有信:春天的到来,常常与希望和生机相结合。
  • 征人长玉关:玉关是古代的边关,征人指的是在外征战的人,表达对征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文澜,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歌,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惆怅与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的不安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更漏子 春晚》是一首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词作。整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作为引子,写出了春天的残余与即将到来的夏天。诗的开头通过“楝花残,梅雨逗”描绘了春天的尾声,给人一种凋零与留恋的感觉。接着“寒欲尽,夜无聊”则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夜晚的寂寞与无聊,诗人倚栏独自吹箫,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寂与对春天的怀念。

“芳思歇,怨蝴蝶”一句,则通过对蝴蝶的怨恨,表现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惋惜与无奈。最后,“春有信,去仍还”展现了春天的循环与不变,虽然春天会去,但也会再来,给人以希望,而“征人长玉关”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表达了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突显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细腻,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人生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楝花残,梅雨逗:描写春天的凋零,暗示春天的结束。
  • 枝上老红吹瘦:树枝上的红花因时节变老而显得消瘦,象征美好事物的衰败。
  • 寒欲尽,夜无聊:春寒将要结束,但夜晚却显得无趣,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 倚阑吹洞箫:诗人倚靠在栏杆上,吹奏着洞箫,表达内心的情感抒发。
  • 芳思歇,怨蝴蝶:思念的情感停息,因对蝴蝶的怨恨而感到不满,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嫉妒。
  • 惆怅饯春时节:在春天即将离去的时节,内心充满惆怅。
  • 春有信,去仍还:春天的到来是有信的,虽然春天会离去,但也会再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 征人长玉关:远方的征人常年驻守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传达出对亲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蝴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思念结合,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寒欲尽,夜无聊”,结构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与人类情感结合,赋予春天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惆怅,以及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楝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蝴蝶:象征自由与美丽,同时也反映出对逝去春天的惋惜。
  • 洞箫: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与孤独。
  • 玉关:象征远方与思念,代表征人和家国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楝花残”意指什么?

    • A) 花朵盛开
    • B) 花朵凋零
    • C) 新芽生长
    • D) 秋天来临
  2. “倚阑吹洞箫”中,诗人是在做什么?

    • A) 看风景
    • B) 吹奏乐器
    • C) 写诗
    • D) 睡觉
  3. “征人长玉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渴望
    • B) 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C) 对旅行的向往
    • D) 对春天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更漏子 春晚》,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而杜文澜则表现个体的情感与思念。两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李秀岩二首 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 用石塘二林韵 送叶士岩二首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 田舍二首 杂咏一百首 其三十七 张说 用石塘二林韵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七 孔融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言 父字头的字 見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生死相依 圣结尾的成语 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无妄之忧 更待何时 逸兴遄飞 高下在心 诛虐 五棱子 四忌 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铁杵磨针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