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1:57
山河无恙销兵气,霖雨同功泽九垓。不是和羹劳素手,哪知香国有奇才。
这片山河安宁,战乱已消退,连绵的雨水仿佛也在滋润这九重天的土地。不是说要用手艺去调和美味,谁能知道在这香国之中,竟然隐藏着如此奇才。
“山河无恙”出自古代文人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常用于描述国家的和平与安定。“和羹”则寓意着文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强调了所谓的才华并不是简单的技巧,而是内在的灵性与创造力。
吕碧城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她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此诗作于清代中期,正值国家逐渐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表达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与对才华的赞美。
这首诗以山河的安宁和自然的滋润为背景,传达出一种对和平的期待与对人才的赞美。诗人在描写自然现象的同时,巧妙地将其与个人才华相联系,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通过使用“和羹”这一比喻,诗人不仅仅是在谈及烹饪的技巧,更是在探讨创造艺术的深意。诗人认为,真正的才华并非只依赖于技巧的熟练,而是需要灵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也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和平与才华展开,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珍视和对人才的赞美。诗人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中强调的“才华”不仅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文化积淀和个人修养的结果,反映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
诗中“山河无恙”指的是什么?
“和羹”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与诗人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吕碧城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社会和人文精神的关注,而李白则主要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