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5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5:36
作者: 冯煦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九曲池头。乍书囊镜槛,来伴轻鸥。
款烟通列岫,坐月掩层楼。
而今裙屐几淹留。甚时更寻,南朝俊游。
閒云换,恁一抹尚沾吟袖。
携手。相识久。三笔六诗,前度刘郎又。
盥研平波,笼镫虚阁,输与者般消受。
我亦春江载扁舟,数弓知傍幽栖否。
记重逢,待明年燕子归后。
在曲折的池塘边,忽然在书写的镜子旁,来伴随轻盈的鸥鸟。
烟雾缭绕,通向高耸的山峦,坐在月光下隐蔽的楼阁。
如今的裙子和木屐又停留了多久?何时再去追寻南朝的游历?
闲云变换,那一抹香气仍沾染着我的吟袖。
携手走来,彼此相识已久,三笔六诗,昔日的刘郎再次出现。
洗净笔墨,平静水面,虚阁中的灯笼,交给那些人去享受。
我也在春江上乘着小舟,想问问你在幽静的栖息地是否安好。
记得重逢的时刻,等待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
作者介绍: 冯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是在冯煦移居至秦淮河畔时写就,表达了他对故人和过往游历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换巢鸾凤》是一首充满抒情的诗,诗人在秦淮河边的景色中,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处,诗人描绘了九曲池头的美丽景致,轻盈的鸥鸟伴随着他的思绪,恰如游走于记忆的河流。一方面,他沉浸在如烟的景致中,另一方面,又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这首诗不仅呈现了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从“而今裙屐几淹留”中可以感受到对过往的无限惆怅,而“携手。相识久”则暗示着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诗中的“燕子归后”更是将重逢的希望寄托于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岁月的轮回和生命的继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朝俊游”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人?
A. 唐朝
B. 南朝
C. 宋朝
D. 明朝
诗人希望在什么时候重逢?
A. 明年春天
B. 明年燕子归后
C. 明年秋天
D. 明年冬天
答案: 1.B 2.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煦的《换巢鸾凤》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但冯煦的作品更强调人事的变迁与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