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47
更漏子 月夜
作者: 王于臣 〔清代〕
画帘前,雕槛外。月影欲来花碍。
莲露寂,竹风清。萝墙一半明。
剪灯媒,挥麈尾。情绪不过如此。
歌婉转,听飘摇。谁人弄玉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的宁静和幽雅。画帘前、雕槛外,月光洒在花间,似乎被花影遮挡。莲花上的露珠寂静无声,竹林间的微风清凉宜人,墙边的藤蔓一半在月光下明亮。一盏灯下,剪着灯芯,轻轻挥动扇子,心情不过如此平静。悠扬的歌声在耳边回荡,似乎在飘摇中,谁在演奏那动人的玉箫?
作者介绍:王于臣为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寄托个人情感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月夜,感受到的内心平静与美好。诗中描绘的环境和情绪与当时社会的浮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更漏子 月夜》是一首极具清代风格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月夜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篇“画帘前,雕槛外”,便将读者带入一个优雅静谧的环境,月光透过画帘洒落,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接下来的“月影欲来花碍”,则用花的影子来映衬月光,表现出月夜的朦胧与美丽。
“莲露寂,竹风清”,在这句中,莲花上的露珠显得格外宁静,竹林间的微风又添清凉,使得整个环境更加安逸。诗人在这里通过自然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后面的“剪灯媒,挥麈尾”,则描绘了一个人坐在灯下,轻轻挥动扇子,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的同时,也是在自我调适心情。
最后,诗的尾声通过“歌婉转,听飘摇。谁人弄玉箫”,将情感推向高潮,悠扬的箫声回荡在夜空,给这幅月夜图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动感。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宁静与优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有什么特点?
A. 喧闹与浮躁
B. 宁静与优雅
C. 灰暗与沉闷
D. 复杂与繁忙
“情绪不过如此”的意思是?
A. 情绪非常激动
B. 内心平静如水
C. 情绪复杂难以言表
D. 感到孤独
谁在演奏玉箫?
A. 诗人自己
B. 不确定的旁观者
C. 朋友
D. 自然的精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