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呈公择二首》

时间: 2025-07-12 05:19:59

诗句

背郭才数里,深林溪四环。

精庐于此建,寓舍即其间。

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

故知交义厚,不与世情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5:19:59

原文展示:

背郭才数里,深林溪四环。 精庐于此建,寓舍即其间。 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 故知交义厚,不与世情关。

白话文翻译:

离城郭不过数里,四周环绕着深林和溪流。 在这里建起了精美的居所,我的寓所就在其中。 我已经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希望你能常来往。 因为我们之间的交情深厚,不受世俗情感的影响。

注释:

  • 背郭:离城郭不远。
  • 深林:茂密的树林。
  • 精庐:精心建造的居所。
  • 栖遁:隐居。
  • 故知:老朋友。
  • 世情:世俗的情感和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写给朋友公择的,表达了自己隐居的决心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重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士人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隐居的环境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深林溪四环”和“精庐于此建”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隐居地,而“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自然和友情的双重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背郭才数里,深林溪四环。

    • 描述隐居地离城郭不远,四周被深林和溪流环绕,营造出一个幽静的环境。
  2. 精庐于此建,寓舍即其间。

    • 说明作者在这里建了精美的居所,寓所就在这片幽静之地中。
  3. 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

    • 表达作者已经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并希望朋友能常来往。
  4. 故知交义厚,不与世情关。

    • 强调与朋友的交情深厚,不受世俗情感的影响。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背郭才数里,深林溪四环”和“精庐于此建,寓舍即其间”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 比喻:通过“深林溪四环”比喻隐居地的幽静和美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生活和对友情的珍视。作者通过描绘隐居地的幽静环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友情的描述,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和不受世俗影响的特点。

意象分析:

  • 深林:象征幽静和隐逸。
  • 溪流:象征清新和自然。
  • 精庐:象征精心建造的隐居之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精庐”指的是什么? A. 精心建造的居所 B. 普通的房屋 C. 寺庙 D. 学校

  2. 作者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世俗的厌倦 D.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诗中的“故知交义厚”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呈公择二首》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强调了友情的深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赵蕃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菊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交趾怀古 五美吟·绿珠 菊梦 香菱咏月·其一 咏红梅花得“花”字 螃蟹咏 香菱咏月·其二 咏红梅花得“梅”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庆笑 包含胀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庭万 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春风得意 祝谢 十指有长短 石压笋斜出 红脸赤颈 恋猪肝 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层巅 隹字旁的字 一窝蜂 隶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