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菊》

时间: 2025-05-06 07:54:33

诗句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7:54:33

忆菊

原文展示:

怅望西风抱闷思,
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
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
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
慰语重阳会有期。


白话文翻译:

我怅望着西风,心中满是抑郁的思绪,
看到蓼草的红色和芦苇的白色,感到心如刀割。
空荡荡的篱笆和旧园子,秋天的痕迹早已无踪,
瘦弱的月亮和清霜,梦中似乎能知晓我的情感。
我的思念随着归雁飞得很远,
我独自坐在这里,听着晚砧的声音,痴痴地沉醉。
谁来怜惜我这因黄花而生的病恨,
慰藉我的话语,重阳节时总会有相会的期盼。


注释:

  • 怅望:怅然地望着,感到失落。
  • 西风:秋天的风,常与悲凉的情感相联。
  • 蓼红苇白:指秋天河边的植物,红色蓼草和白色芦苇,象征着凋零。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的痛苦。
  • 空篱旧圃:指老旧的园子,象征失去的过去。
  • 瘦月:形容月亮清冷而瘦弱。
  • 晚砧:指晚上敲打的砧板声,常与思念相联。
  • 黄花病:指因菊花而生的忧伤,菊花常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生于满族贵族家庭,因家庭变故而经历了一生的贫困。他的著作《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诗词作品也展现了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忆菊》创作于曹雪芹晚年的某个秋季,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尤其是对菊花的情感寄托,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相联系,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忆菊》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索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和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怅望西风抱闷思”便让人感受到浓烈的孤独与失落,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了生命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空篱旧圃秋无迹”一句,描绘了昔日繁华的园圃如今的荒凉,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记忆的淡去。之后,诗人引入了“瘦月清霜梦有知”,通过月亮与霜的意象,表现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追忆。

“念念心随归雁远”,诗人把思念寄托在归雁之上,显示了对远方人事的深深眷恋。最后两句“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则是对未来重阳节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曹雪芹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怅望西风抱闷思:诗人面对西风,感到心中苦闷,表现出对秋天的无奈与失落。
  • 蓼红苇白断肠时:描绘秋景,蓼草和芦苇象征着凋零与离别,表达内心的痛苦。
  • 空篱旧圃秋无迹:昔日的繁华已消逝,园子空荡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瘦月清霜梦有知:月亮清冷,诗人在梦中似乎能感知到内心的感情。
  • 念念心随归雁远:思念随归雁而飞,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 寥寥坐听晚砧痴:独自坐着听晚上的砧声,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和沉醉。
  • 谁怜我为黄花病:感叹无人理解自己的心情,因菊花而生的忧伤。
  • 慰语重阳会有期:对重阳节的期盼,希望能有相见的机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归雁,展示思绪的远去。
  • 拟人:将梦赋予知晓能力,表现内心的情感。
  • 对仗:如“蓼红苇白”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带来凋零与思念。
  • 蓼红苇白:秋天河边的植物,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与短暂。
  • 瘦月:清冷的月亮,代表孤独与思索。
  • 黄花:菊花,象征重阳节及与之相连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A. 桃花
    B. 蓼草与芦苇
    C. 柳树
    D. 竹子

  2. “谁怜我为黄花病”中“黄花”指的是:
    A. 太阳花
    B. 菊花
    C. 茉莉花
    D. 玫瑰花

  3.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
    A. 友情
    B. 爱情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思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菊花》 by 赵师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与曹雪芹的《忆菊》同样表现了秋天的孤寂与思念,但杜甫更加直白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人的忧虑,而曹雪芹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寄托了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红楼梦》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曹雪芹传》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发慈湖,过烈山,望见历阳一带山二首 发慈湖,过烈山,望见历阳一带山二首 二月一日雨寒五首 二月一日雨寒五首 二月望日,递宿南宫,和尤延之右司郎署疏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先朝露 趷塔 王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循常习故 至字旁的字 包含油的词语有哪些 爪哇猿人 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年尽岁除 鼻开头的成语 反裘负刍 世雄 瓜字旁的字 百年偕老 他方 临风对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