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红豆曲》

时间: 2025-05-17 02:46:02

诗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2:46:02

原文展示:

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
挨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思念的无尽感慨。红豆象征着相思之苦,泪水流淌,无法停止。春天的柳树和花朵在画楼中绽放,但诗人却无法享受,因为心中充满了新旧愁苦。夜晚的风雨让人无法安眠,心头的烦恼难以忘记。喉咙中仿佛被玉粒噎住,镜中的自己显得格外憔悴。愁苦的眉头难以舒展,夜深时更漏的声音让人不安。这样的感觉就像隐隐约约的青山和绵绵不绝的流水,难以割舍。

注释:

  • 红豆:象征着思念,常用来表达爱情中的相思之苦。
  • 玉粒金莼:比喻难以下咽的苦涩,可能指心中的悲伤与愁苦。
  • 菱花镜:镜子的一种,代表照见自己的容貌,寓意内心的忧愁和外在的憔悴。
  • 更漏:古代计时工具,夜深时的滴漏声,象征着难以入眠的煎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和诗人,其代表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他的诗歌多描写情感,融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曹雪芹晚年,正值其人生的困境时期,诗中流露出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红豆曲》是一首充满情感起伏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相思。开篇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引入,直接表明了主题——对情人的深切思念。红豆作为相思的象征,强调了诗人情感的浓烈。接下来,诗人描绘春天的景象,柳树与花朵的盛开与自己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也使得春天的美丽显得更加无奈。

在“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诗人将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结合,传达出对心事的无尽思索。夜雨淋漓,无法安眠,愁苦如影随形。后面的描绘更是细腻,借助“玉粒金莼”形容内心的苦涩,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压抑与痛苦。最后,诗人用“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结束,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惆怅,仿佛在感叹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纠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相思之苦不断流淌,化作泪水,抛洒出红豆,象征心中的思念。
  2.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春天的景色绚丽多彩,但诗人却无法享受这份美好。
  3.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夜晚的风雨让人无法安眠,心中充满烦恼。
  4.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困扰诗人的不仅是新的忧愁,还有过往的旧愁。
  5.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心中的苦涩难以言喻,仿佛卡在喉咙中。
  6.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镜中映射出的是憔悴的自己,暗示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7. “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眉头紧锁,难以放松,夜深时的滴漏声让人不安。
  8.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自然的景象与心中的愁苦相互映衬,难以割舍。

修辞手法

  • 比喻:红豆比喻相思,风雨象征内心的动荡。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新愁与旧愁”,“青山隐隐,绿水悠悠”,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内心的情感对比,展示了人们在情感世界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豆:象征思念,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
  • 春柳春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纱窗:隔绝内外的界限,暗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 菱花镜:象征自我反思,映射内心的痛苦与焦虑。
  • 青山与绿水:自然的永恒与流动,象征情感的绵延与不可割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豆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财富
    答案:b

  2. 诗中“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安静的夜晚
    b. 烦躁的心情
    c. 美好的春天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友情
    b. 思念与孤独
    c. 自然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曹雪芹的《红豆曲》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在情感上更为细腻与复杂,而后者则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达情感。两首诗在意象上都引入了自然元素,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反映出二位诗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红楼梦》 - 曹雪芹
  2. 《清代诗词鉴赏》 - 各类作者
  3. 《古典诗词研究》 - 学术论文合集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意象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张公望湖上避暑到四圣观招柏堂月潭二道士出饮 义娼吟 丙辰冬和乐魁声道四诗 其二 感山十咏·慈航 贺孙舜皋子周岁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赠庐陵三刘神童 赠吴相士二首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次友人示诗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阻鋭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酒后无德 曰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谢情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立刀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温生绝裾 铜镘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揽衣 胡行乱闹 隽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