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7:4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7:47:37
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
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
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这位师傅住在禁闭的寺庙中,外界的召唤已与他无缘。
他希望能够专心修行,并以此承恩,保持心境的宁静与专注。
寺院中嘈杂声不断,种植着药草,池塘里开着化生的莲花。
不知道何时能够到龙宫去,借用那法船去寻求智慧。
作者介绍: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佛教题材的诗歌而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修行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当时佛教盛行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寺院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修行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师傅在禁寺中的生活,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的反思。首句“师居中禁寺”,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隐喻着修行者与世隔绝的状态。接下来的“外请已无缘”,表明他与外界的关系已经断绝,更加突显了他对内心修行的执着。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则展示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心态,他希望通过专注于佛教的教义来回报他人的恩情,在这一过程中,他保持了内心的宁静。“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一方面描绘了寺院中的杂乱与现实的纷扰,另一方面又通过“化生莲”带出一种超脱的意象,暗示着在喧闹中仍然可以寻找到宁静与纯洁的心灵。
最后一联“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则充满了对智慧与解脱的渴望。龙宫作为一个传说中的神秘之地,象征着更高的智慧与境界,而“法船”则是通向这种境界的工具,表明诗人对佛教真理的追求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修行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修行者在世俗喧嚣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执着,以及对智慧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人张蠙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化生莲”象征什么?
“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