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8:13
风吹酒醒。独卧难成暝。燕燕穿帘风不定。春色三分谁认。双栖只欠雕梁。分飞便是殊乡。容易一宵无梦,何如清坐思量。
微风轻拂酒意已醒,独自躺在床上难以入眠。燕子在帘外飞舞,风向变幻无常。春色如此美丽,但有谁能真正领会?双栖的鸟儿只缺少了雕梁的栖息处。分飞的鸟儿便成了他乡的旅客。轻易一夜无梦,倒不如静坐沉思更为好。
“燕燕穿帘”可能引申自古代对燕子的赞美,燕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春天和幸福。诗中提到的“雕梁”象征着优雅的居所,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永正,生于20世纪,是当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语言清新而富有哲理。
“清平乐十二首”创作于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沉浸在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之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又美好的情感状态。开篇“风吹酒醒”就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场景,微风轻拂,酒意渐醒,暗示着一种从醉梦中回归现实的状态。接下来的“独卧难成暝”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独自一人,无法入眠,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而“燕燕穿帘风不定”则引入了春天的元素,燕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带来了风的变幻,似乎暗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此时,诗人对春色的感慨,“春色三分谁认”,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是对现实的无奈。
“分飞便是殊乡”一句,表现了离别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双栖的鸟儿缺少了雕梁的栖息,寓意着人在生活中也需要归属感。最后两句“容易一宵无梦,何如清坐思量”,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接受与思考,宁可在清静中反思,也不愿在梦中迷失。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又有对孤独与现实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孤独与美好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在生活中追寻爱情与归属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
诗中“风吹酒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双栖只欠雕梁”中的“雕梁”象征什么?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陈永正的《清平乐》则更多地探讨了对生活的细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两者都在孤独中寻求情感的寄托,但表达的方式和情感的深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