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三月自端泮还乡》

时间: 2025-07-12 07:09:19

诗句

满眼莺花欲发吟,四方戎马正关心。

农归渤海家如寄,人恨桃源路不深。

夜月啼鹃空惨怆,朝阳鸣凤遂消沉。

三年枉作莼鲈梦,采蕨惟应入翠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09:19

诗词名称: 三月自端泮还乡

作者: 黎伯元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满眼莺花欲发吟,四方戎马正关心。
农归渤海家如寄,人恨桃源路不深。
夜月啼鹃空惨怆,朝阳鸣凤遂消沉。
三年枉作莼鲈梦,采蕨惟应入翠岑。

白话文翻译:

在这满眼春色的三月,我不禁吟唱,四方的军队正忙于战事。
农民们归来,渤海的家如同寄居一般,人们感叹通往桃源的路太不深远。
夜晚的月光下,啼叫的杜鹃显得格外悲凉,清晨的阳光下,鸣叫的凤鸟却又让人感到消沉。
三年白白做了莼菜和鲈鱼的梦,采摘蕨菜只应进入那翠绿的山岑。

注释:

字词注释:

  • 莺花:春天的鸟儿和花朵,象征春意盎然。
  • 戎马:指军队和战争,体现了社会动荡。
  • 渤海:指中国东部的海域,诗人归乡的地方。
  •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的美好生活。
  • 莼鲈梦:莼菜和鲈鱼是美味的食物,象征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 桃源:典出《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 莼鲈: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表达乡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伯元,元代诗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其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表现出浓烈的乡愁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三月自端泮还乡》创作于黎伯元流亡期间,诗人因战乱流离失所,归乡之路漫长而艰辛,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一方面,春天的莺花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另一方面,戎马的出现又提醒着诗人当下的战乱与不安,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理想桃源的失落感。

诗中“夜月啼鹃空惨怆,朝阳鸣凤遂消沉”两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失落。夜晚的啼鹃声与清晨的鸣凤声,既是自然的声音,也是诗人心底的情感流露,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失望。最后两句则让人更加感受到诗人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莼鲈梦的幻灭让他更加渴望回归自然与乡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眼莺花欲发吟:春天的鸟儿和花朵争相开放,诗人不禁吟唱,表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2. 四方戎马正关心:四处的战马和士兵正在忙于战争,形成与前句的强烈对比,暗示着社会的动荡。
  3. 农归渤海家如寄:农民回到渤海,家却似寄居,表达了流离失所的无奈。
  4. 人恨桃源路不深:人们对理想的桃源生活感到失落,渴望却又无望。
  5. 夜月啼鹃空惨怆:夜晚的月光下,啼叫的杜鹃显得悲凉,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6. 朝阳鸣凤遂消沉:清晨的阳光下,凤鸟的鸣叫却让人感到沉重与消沉。
  7. 三年枉作莼鲈梦:三年来白白做了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梦,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8. 采蕨惟应入翠岑:采摘蕨菜只应回到翠绿的山中,表达了对自然与乡土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生机与战乱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象征:莼鲈、桃源等意象象征了理想的生活与乡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主题深刻且引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花:象征春天与希望。
  • 戎马:象征战争与动荡。
  • 桃源:象征理想的美好生活。
  • 夜月啼鹃:象征孤独与悲伤。
  • 晨阳鸣凤:象征希望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满眼莺花”描绘的是哪一季节的景象?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桃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生活
    • C. 战争
    • D. 自然灾害
  3. 诗人对家乡的感情是:

    • A. 无所谓
    • B. 深切思念
    • C. 忘却
    • D. 绝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黎伯元的《三月自端泮还乡》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前者更注重战乱带来的愁苦,后者则更多地呈现出对逍遥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日寄友人 答刘录事夜月怀湘西友人见寄 酬王檀见寄 寄刘录事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 龙翔寺居夏日寄献王尚书 龙翔寺言怀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 夏日龙翔寺居即事寄崔侍御 游北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包含纨的成语 入字旁的字 阿鼻叫唤 清稗类钞 一力吹嘘 干字旁的字 通班 杖舄 包含困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无底止 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公子王孙 毫无疑义 糹字旁的字 绰异 贪官污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