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8:35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
作者: 喻凫 〔唐代〕
楚鞋应此世,只绕砌苔休。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不愿出院的僧人,他身着楚地的鞋子,似乎只是在寺院的青苔上游走而已。眼前的景象如同花草般美丽,而他的身心却在石头上静坐修行。寺院的寒声传入耳中,而城外的烽火台则隐约可见。若想要随意采撷那闲云,然而这些闲云却有自己的去留。
作者介绍:
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寺庙,以及隐逸生活,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盛行之时,许多文人隐居于寺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修行。诗歌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表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中的僧人似乎与外界隔绝,体现了他对世俗的淡漠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他的楚鞋只是在苔藓上轻轻走动,象征着他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则进一步突出了他对外在美的欣赏与内心修行的专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表象与内在的深刻思考。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句中,寒冷的声音和城外的烽火相呼应,暗示着外部世界的动荡与纷扰与寺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更是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随意而行的向往,同时也承认了自然事物的自主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僧人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生、修行和自由的深刻反思,给人以极大的启发与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寺院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修行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与存在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鞋”代表什么?
A. 旧衣服
B. 归属南方的文化
C. 武器
诗中所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喧闹的城市
B. 寂静的寺院
C. 繁华的集市
“闲云有去留”这句中的“闲云”指的是什么?
A. 自由与随意
B. 繁忙的生活
C. 美丽的风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题弘济寺不出院僧》与王维的《鹿柴》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喻凫则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