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5:23
原文展示:
是夕再题 赵蕃 〔宋代〕 只道阴能蔽,那知吹忽开。 萧萧故差胜,皎皎适何来。 起看宁辞倦,放吟无自哀。 虽然不可久,白露点苍苔。
白话文翻译:
只知道阴云能够遮蔽天空,哪知道风忽然将它吹散。 萧瑟的风声固然稍胜一筹,明亮的月光又为何突然出现。 起身观赏并不觉得疲倦,放声吟咏也不感到悲哀。 虽然这美景不能长久,白露已点缀在苍苔之上。
注释: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是夕再题》可能是在某个秋夜,诗人感受到风将阴云吹散,月光洒落,心生感慨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诗人原本被阴云遮蔽的夜空所困扰,但突然间风起云散,月光皎洁,诗人因此感到惊喜和愉悦,便起身观赏并吟咏,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诗中“只道阴能蔽,那知吹忽开”表达了诗人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的惊喜,而“萧萧故差胜,皎皎适何来”则进一步以风声和月光来象征这种变化带来的愉悦。最后两句“虽然不可久,白露点苍苔”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瞬间短暂性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只道阴能蔽,那知吹忽开。
萧萧故差胜,皎皎适何来。
起看宁辞倦,放吟无自哀。
虽然不可久,白露点苍苔。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诗人通过对风、云、月、露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中短暂而美好时刻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只道阴能蔽”中的“只道”是什么意思? A. 只知道 B. 只希望 C. 只觉得 D. 只认为
诗中“那知吹忽开”中的“吹忽开”是什么意思? A. 风吹散了云 B. 风吹开了门 C. 风吹动了树 D. 风吹起了浪
诗中“萧萧故差胜”中的“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鸟声 D. 人声
诗中“皎皎适何来”中的“皎皎”形容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星光 C. 日光 D. 灯光
诗中“白露点苍苔”中的“白露”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清凉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