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1: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1:55:05
李弥逊的《偈》原文如下:
谩说从来牧护,
今日分明呈露。
虚空拶倒须弥,
说甚向上一路。
这首诗说的是,大家常常口口相传关于牧护的事,但今天的状况却清晰可见。虚空的力量可以将须弥山推翻,究竟是什么在述说那条通往高处的道路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哲学思考,反映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偈》写于宋代,那个时期社会变革迅速,佛教思想影响深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传统教义的反思与质疑,揭示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表象的超越。
《偈》以简练的语言凝练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李弥逊对佛教思想的独特理解。首句“谩说从来牧护”,引出对传统教义的反思,显示出一种对往常教义表层意义的质疑。接着“今日分明呈露”,暗示着当下的真实与复杂,似乎在呼唤人们要超越表象,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虚空拶倒须弥”则是全诗的高潮,虚空的力量象征着无形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推翻一切固有的信念与体系,挑战传统的权威。这种对须弥山的推翻,隐喻着对自我修行和思想解放的追求。最后一句“说甚向上一路”,留下了开放的思考空间,仿佛在问:究竟什么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道路?
整首诗以简驭繁,以小见大,既是对个人信仰与传统教义的深思,也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探讨,展示了诗人高远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教义的反思与质疑,强调寻求真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李弥逊通过对佛教信仰的深刻探讨,表达了对自由思想和个体追寻的推崇。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反映了作者对信仰、权威及自我追求的复杂思考。
诗词测试:
《偈》中的“虚空”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须弥”代表什么?
李弥逊的《偈》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弥逊的《偈》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涉及自然与哲理的结合,但李弥逊更侧重于对传统观念的批判,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