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10
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
蓬莱才子即萧郎,
彩服青书卜凤凰。
玉珮定催红粉色,
锦衾应惹翠云香。
马穿暮雨荆山远,
人宿寒灯郢梦长。
领取和鸣好风景,
石城花月送归乡。
这首诗是在为萧郎送行,他即将赴郢州参加婚礼。诗中提到萧郎如蓬莱的才子,身着彩色的衣服,手中握着青书来占卜未来的婚姻。玉佩的轻声催促着红粉色的妆容,锦被也散发着翠云般的香气。马儿在傍晚的雨中穿行,荆山愈显遥远,而人们在寒冷的灯光下,梦中思念着郢州的长久。最后,诗人希望在美丽的景色中,送别萧郎回乡。
作者介绍:李群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身世背景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人生情感和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脱俗,常有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繁华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在反思人生的选择与命运的安排。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萧郎赴郢州婚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即将离别的惆怅。诗的开头,通过“蓬莱才子即萧郎”引出主题,展现了萧郎的才华与美好形象。接着用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婚礼的喜庆氛围,诸如“彩服青书卜凤凰”、“玉珮定催红粉色”等句子,营造出一种美丽而神秘的氛围。
在描写旅途的段落中,“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旅途的遥远与思乡之情的深厚。最后,诗人以“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结束,既是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形成了情感的圆满与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婚姻的美好祝福,以及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传达出对人生选择与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蓬莱”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马穿暮雨荆山远”暗示了什么?
“寒灯”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群玉的《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题材的作品,但前者侧重于婚姻的喜庆与人生的选择,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旅途的艰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温馨,而后者则显得沉重。两首诗都展示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期待,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