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时间: 2025-07-27 10:03:57

诗句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03:57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作者:元好问 〔金朝〕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
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
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
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
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
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和险峻地势。河流从高天上奔腾而下,像人和鬼都在俯视这重重的关隘。狂风怒卷着高高的浪花,洒落在寒冷的日光中。河流的壮丽宛如吕梁山的千仞高峰,八月的钱塘江波涛汹涌,直下洗净尘世的尘埃。万象皆在河流的横溃之中,然而仍然有一峰静谧。仰望那危巢,双鹤飞过,难以攀登。人间这险峻的地方有何意义呢,万古以来都是神秘的奸诈。不必点燃犀牛角下的明灯,未必就能强力发射那飞箭,能够抵挡狂澜的力量,呼唤那骑鲸的客人,打鼓穿过银山。

注释:

  • 黄河九天上:指黄河从高空奔流而下。
  • 人鬼瞰重关:人和鬼都在俯瞩这重重关隘,形象生动。
  • 长风怒卷高浪:形容风势强劲,浪花翻滚。
  • 吕梁千仞:形容山势陡峭。
  • 钱塘八月:指钱塘江的壮观潮水,八月时节最为壮观。
  • 万象入横溃:万千景象皆被河流冲击而消失。
  • 仰危巢:仰视那高高的鸟巢,象征着高处的危险。
  • 骑鲸客:象征豪杰或勇士,呼唤他们来渡过险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谋,号天锡,金朝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诗人游历三门津时,受到壮阔黄河景色的触动,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是一首描绘黄河壮丽景象的诗,诗的开篇即以“黄河九天上”引入,给人一种高远、壮阔的感觉。接着,诗人将黄河的波涛与高风相结合,展现出自然的狂放与力量。诗中“万象入横溃”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不可抗拒与无情。诗词不仅仅在于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渗透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诗的尾声“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则呼唤了勇敢者的到来,赋予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心,展现出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勇气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河九天上:形容黄河的源头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 人鬼瞰重关:强调这条河流的险峻程度,连神灵和人类都在注视着。
  • 长风怒卷高浪:描绘风与水的激烈斗争,展现自然的力量。
  • 峻似吕梁千仞:将黄河的气势与吕梁山的高峻相提并论。
  • 壮似钱塘八月:通过对比,展现了黄河的壮丽与波澜。
  • 直下洗尘寰:黄河如同一条巨龙,冲刷着尘世的杂质。
  • 万象入横溃:表现河流的力量可以冲毁一切。
  • 依旧一峰闲:在汹涌的浪潮中,仍有一座山峰显得安静。
  • 仰危巢,双鹄过:高处的巢穴与飞翔的双鸟象征着自由与高远。
  • 人间此险何用:反思人间的险峻与意义。
  • 万古袐神奸:揭示了历史的神秘与诡谲。
  • 不用燃犀下照:不需要明亮的火光指引。
  • 未必佽飞强射:即使是强弓利箭,也未必能击中目标。
  • 有力障狂澜:强调了力量的重要性。
  •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呼唤英雄豪杰来征服险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河比作巨龙,展现其壮丽与力量。
  • 对仗:如“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黄河”、“人间”等词,增强诗歌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黄河作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人生险境的思考以及对英雄的呼唤,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河:象征着中国大地的伟大与力量。
  • 长风:代表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双鹄:象征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 骑鲸客:象征勇敢者,呼应力量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河九天上”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观?

    • A. 长江
    • B. 黄河
    • C. 淮河
  2. 诗中提到的“钱塘八月”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潮水?

    • A. 阳澄湖
    • B. 钱塘江
    • C. 西湖
  3.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中的“骑鲸客”象征什么?

    • A. 普通人
    • B. 英雄豪杰
    • C. 学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的《望岳》:强调对高山的崇敬与人生态度的反思,风格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元好问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笔工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 碧云 其三 放舟始作 寄怀二十首 曾季明经过相见闻寿冈先生挂冠之报且承动静 松原山行七绝 呈明叔七首 其六 端峰往还三首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铺盖 同袍同泽 破家丧产 连结尾的成语 乡利倍义 章甫荐履 退坡 工字旁的字 云期雨信 鸾颠凤倒 设网 室居 磊开头的成语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