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6 23:19:50

诗句

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

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

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

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3:19:50

原文展示:

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
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
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
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

白话文翻译:

在整个国家战乱仍然频繁,天边的岁月又焕然一新。
龙的形象转移了,失去了鱼和鳖的踪影,日头似乎遮掩了斗里的麒麟。
荒山上的雪覆盖了草丛和荆棘,烟花映照着故乡的春天。
此刻聊城的月色如此明亮,却让我愁苦不已,思念那未归的游子。

注释:

  • 海内:指的是整个国家或天下。
  • 兵犹满:战争仍然频繁,兵戈未止。
  • 龙移:龙象征着权力和尊贵,移走可能意味着失去。
  • 失鱼鳖:鱼和鳖都是水中的生物,失去它们可能隐喻着失去生机。
  • 日食斗麒麟:日食意味着遮掩,斗里的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祥瑞。
  • 草棘:草丛和荆棘,象征着荒凉。
  • 烟花故国春:烟花与春天的结合,表现出对故乡春天的思念。
  • 聊城今夜月:聊城是地名,今夜的月光引发思乡之情。
  • 愁绝未归人:未归的人指远方游子,愁绝表现出深切的思念。

典故解析:

  •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常与皇权和民族精神相关联。
  • 麒麟:被视为祥瑞之兽,预示着太平盛世。
  • 烟花:在古代,烟花常用来庆祝节日,象征欢乐和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柱,金朝著名诗人、词人,文人多才,兼擅诗、词、文。元好问的诗风深沉且富有哲理,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对时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金朝时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作者借此表达对国破家亡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恰是那个动荡年代许多文人共同的心声。

诗歌鉴赏: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开头两句中,通过“海内兵犹满”和“天涯岁又新”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土,然而岁月却依然在流逝,令人感慨万千。接下来的意象“龙移失鱼鳖”,体现了权力的更迭与失落,暗示着国家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

“日食斗麒麟”则通过日食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遮蔽,麒麟的失去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远去。而“草棘荒山雪”的描绘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凋零,反映出内心的荒凉与失落。最后两句“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则将主题聚焦到个人的情感上,明亮的月光与思念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从国家的动荡到个人的思乡情,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思,情感真挚而深刻,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内兵犹满:表达国家战乱不止,兵戈仍然充斥着四处。
  2. 天涯岁又新:时光流逝,新的岁月又来了,形成鲜明的对比。
  3. 龙移失鱼鳖:权力的转移带来了失落,暗示着国家的动荡。
  4. 日食斗麒麟:日食遮蔽了象征祥瑞的麒麟,象征美好的未来被剥夺。
  5. 草棘荒山雪:自然景象荒凉,象征着内心的孤寂。
  6. 烟花故国春:烟火映照着春天,暗示对故乡温暖的怀念。
  7. 聊城今夜月:月光照耀聊城,反衬出游子的思乡情。
  8. 愁绝未归人:未归的人代表远方游子的思念,愁苦难以言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食斗麒麟”,以日食象征祥瑞的遮蔽。
  • 对仗:如“草棘荒山雪”,形成意象的和谐对比。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雪的荒凉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历史的无情与个体的无奈,情感真挚而富有深度。

意象分析:

  • 海内:象征国家的整体,战乱的背景。
  • 龙与麒麟:权力与祥瑞,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荣耀。
  • 草棘与荒山雪:荒凉的自然景象,暗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 烟花:象征着节日的欢乐与对故乡的美好记忆。
  • :象征思念,夜晚的月光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海内兵犹满中“兵”指什么? A. 武器
    B. 战争
    C. 士兵
    D. 兵器

  2. “日食斗麒麟”的意思是什么? A. 日头照耀
    B. 神兽消失
    C. 昼夜交替
    D. 祥瑞被遮蔽

  3. 本诗主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忧愁
    C. 愤怒
    D. 宁静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是在国家动荡背景下,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家庭的思念。
  • 李白《月下独酌》:在孤独中寻求美好,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元好问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金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下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 夏日读史有所哀而纪之 喜香甫至 寿王仲锡臬宪 其一 和舍弟惟和对雪作 松江舟中 春日游柏谷山寺(二首) 文孝庙 景德蜡祭百神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称 招提 挑三豁四 阃令 布袋里老鸦 食字旁的字 列韵 保守主义 王字旁的字 违天悖理 妄尘而拜 凵字底的字 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肩接迹 虎字头的字 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