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3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30:59
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
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
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
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
在整个国家战乱仍然频繁,天边的岁月又焕然一新。
龙的形象转移了,失去了鱼和鳖的踪影,日头似乎遮掩了斗里的麒麟。
荒山上的雪覆盖了草丛和荆棘,烟花映照着故乡的春天。
此刻聊城的月色如此明亮,却让我愁苦不已,思念那未归的游子。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天柱,金朝著名诗人、词人,文人多才,兼擅诗、词、文。元好问的诗风深沉且富有哲理,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对时代的思考。
本诗作于金朝时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作者借此表达对国破家亡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恰是那个动荡年代许多文人共同的心声。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开头两句中,通过“海内兵犹满”和“天涯岁又新”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土,然而岁月却依然在流逝,令人感慨万千。接下来的意象“龙移失鱼鳖”,体现了权力的更迭与失落,暗示着国家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
“日食斗麒麟”则通过日食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遮蔽,麒麟的失去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远去。而“草棘荒山雪”的描绘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凋零,反映出内心的荒凉与失落。最后两句“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则将主题聚焦到个人的情感上,明亮的月光与思念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从国家的动荡到个人的思乡情,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思,情感真挚而深刻,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时代,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历史的无情与个体的无奈,情感真挚而富有深度。
海内兵犹满中“兵”指什么?
A. 武器
B. 战争
C. 士兵
D. 兵器
“日食斗麒麟”的意思是什么?
A. 日头照耀
B. 神兽消失
C. 昼夜交替
D. 祥瑞被遮蔽
本诗主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忧愁
C. 愤怒
D. 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