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2:1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2:14:41
徐高御挽歌
—— 张说 〔唐代〕
蒲密遥千载,鸣琴始一追。
公卿传世范,仁义续灵基。
不待南游禄,何先北帝期。
玉棺从此闭,金鼎代相欺。
这首《挽歌》表达了对徐高御的哀悼。诗人追忆他千载以来的伟大,像蒲草一样细密而悠远。琴声悠扬,似乎是为了追念他的过往。公卿们都传承着他的典范,仁义的精神在他的影响下继续发扬光大。即使没有南游的丰厚禄位,他也不需要依赖北帝的期望。如今他的玉棺已然闭合,金鼎的虚名又能欺骗谁呢?
张说,唐代诗人,生于753年,卒于810年,字子云,号澹然。他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尤其擅长五律与七绝,作品风格清新、含蓄,善于描绘人情与自然的和谐。
《徐高御挽歌》是在诗人对已故友人的追悼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古代道德风范的怀念以及对权力与名声的深刻反思。徐高御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与文化人,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徐高御挽歌》是一首充满感情的哀悼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徐高御的怀念与敬仰。全诗以“蒲密遥千载”开篇,形象地传达了徐高御的影响是深远而细腻的,像蒲草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接着,诗人提到“鸣琴始一追”,琴声响起,似乎在为徐高御的伟业感到遗憾与惋惜。第二联“公卿传世范,仁义续灵基”则进一步强调了徐高御在官员中树立的榜样地位,他的仁义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通过“不待南游禄,何先北帝期”,表达了对权力与物质的超脱,以及对徐高御真正价值的重新审视。最后,诗人用“玉棺从此闭,金鼎代相欺”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名声虚假的质疑。这首诗不仅是对徐高御的悼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邃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味。
全诗围绕对徐高御的追忆,表达对道德风范的尊重,对权力虚假性的质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名声和道德的深入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鸣琴”是为了追忆谁的伟业?
填空题:诗中“公卿传世范,仁义续灵基”强调了____的道德榜样。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权力的崇敬。(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