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晏起》

时间: 2025-05-15 03:57:43

诗句

入夏酣眠醒较迟,幽人事事佔便宜。

闲来培灌经纶种,念起澄清贤圣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3:57:43

原文展示:

入夏酣眠醒较迟,幽人事事佔便宜。
闲来培灌经纶种,念起澄清贤圣基。

白话文翻译:

进入夏季,睡得酣畅,醒来较晚,隐居的人在各种事情上都占了便宜。闲暇时,自己培育灌溉那些经纶的种子,心中思念着澄清贤明的圣人基业。

注释:

  • 入夏:指进入夏季。
  • 酣眠:指沉睡,睡得很香。
  • 幽人:指隐居的人,通常指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 事事佔便宜:在各种事务中都能得到好处。
  • 闲来:闲暇时。
  • 培灌:指培育和灌溉。
  • 经纶:指治国理政的才干或知识。
  • 念起:思念,想起。
  • 澄清贤圣基:指清明的政治和贤明的治国基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说,字仲华,号子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隐逸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夏季,表达了隐居生活的乐趣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作者在夏日的慵懒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同时又不忘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晏起》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和哲理思考的诗。开篇描绘了夏季的慵懒,诗人沉醉在梦中,醒来时已是迟暮时分。这种意象传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自我放松的同时,也暗示了隐居者在世俗中仍能占得一些便宜,似乎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肯定。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选择在闲暇时刻培育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心中思念着那些清明的政治理念和贤明的治国基础。这种内心的反思与实践相结合,表现出诗人不仅享受当下的宁静,也在思考更为深远的理想。

整首诗的意境宁静而深远,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执着和对治国理政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政治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夏酣眠醒较迟:夏天的炎热使人沉醉于睡眠中,反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2. 幽人事事佔便宜:隐居的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智慧地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
  3. 闲来培灌经纶种:在闲暇时,诗人选择培育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4. 念起澄清贤圣基:心中思念的是那些清明的政治理想和贤圣的治国理念,显示出诗人的理想抱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一种理想状态,强调生活的宁静。
  • 对仗:整首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季: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闲适的生活。
  • 酣眠:代表着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 幽人:象征着追求清净生活的智者。
  • 经纶:象征着治国理政的才华和抱负。
  • 澄清:象征着理想和智慧的明亮与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 A. 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B. 忙于世俗的人
    C. 政治家

  2. “酣眠”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睡得很香
    B. 失眠
    C. 睡觉太久

  3. 诗人闲暇时选择做什么? A. 游玩
    B. 培灌经纶种
    C. 写信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夏日绝句》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王说的《晏起》则更注重对隐逸生活的享受和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王说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浪淘沙 其三 浪淘沙 途次闷书 浪淘沙 春怨 浪淘沙二首 其二 浪淘沙 其三 遂昌县送朱衡岳旋杭 浪淘沙 不眠闻猫声 浪淘沙 其一 柬某女士 浪淘沙 浪淘沙 元宵夜雨 浪淘沙 偕叔平过增寿寺别院,叔平指其姬人瘗处,为赋一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事穷势迫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上闻下达 宝盖头的字 三年不目月 献饮 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铁木 申禀 靑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义结金兰 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狂走 经风雨,见世面 群犬吠所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