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2:25
寻春结伴到山隈,
瞥见梅花万树开。
不是长房工缩地,
如何邓尉忽飞来。
我们结伴寻春来到山的边缘,
不经意间看到万树梅花盛开。
这梅花不是长房(神话中的仙人)用力缩小的,
难道邓尉(即邓艾)真的忽然飞来了?
“长房”出自《山海经》,是道教中的仙人,具备缩地成寸的能力,象征着超凡入圣的境界。“邓尉”则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以其出众的能力和勇气闻名,象征着英雄气概。
孙肇圻(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借助梅花的景象,抒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题梅园八景 其二 晴峦香雪》是一首描写梅花盛开的诗作,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诗的开头“寻春结伴到山隈”,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自然的气息。接着,诗人“瞥见梅花万树开”,瞬间的惊喜和欣赏让人感受到梅花的美丽与生机,诗人在此刻与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
“不是长房工缩地”,诗人以长房的神话传说来形容梅花的美丽,这不仅提升了梅花的地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梅花的真实与梦幻交织的奇妙。而最后一句“如何邓尉忽飞来”,则用邓尉的英勇形象,暗示着梅花的独特和非凡,进一步深化了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整首诗以梅花为中心,通过轻松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互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发。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通过梅花的盛开传递出生命的美好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寻春结伴到山隈”中的“结伴”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长房”是谁?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诗人借助月色与酒意,表达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而在孙肇圻的《题梅园八景 其二 晴峦香雪》中,诗人则通过梅花的盛开,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春天的生机。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在自然景色中融合了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