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0: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0:07:34
横吹曲辞·关山月
作者:长孙佐辅 〔唐代〕
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
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
关月竟如何,由来远近过。
始经玄兔塞,终绕白狼河。
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
已得并蛾眉,还知揽纤手。
去岁照同行,比翼复连形。
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
馀晖渐西落,夜夜看如昨。
借问映旌旗,何如鉴帷幕。
拂晓朔风悲,蓬惊雁不飞。
几时征戍罢,还向月中归。
这首诗表达了戍边士兵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戍客的离别情景,感情凄凉而又真切。接着诗人提到在关山之下,月亮升起时带来的伤感,强调了月色带来的思乡之情。诗中描述了月亮从远处升起,经过了玄兔和白狼的河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接着,诗人回忆起秦楼中的女子,想象着两人曾经共享的时光。过去共同仰望月亮的情景与现在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征戍生活的无奈与思念,期待着能够早日归家。
长孙佐辅,唐代诗人,出身于显赫的长孙家族。其诗作多以边塞题材为主,描写戍边士兵的生活和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深度。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国家安定但边疆仍有戍守,士兵常常面临离别与思念的煎熬。长孙佐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士兵的生活状况与内心感受。
《横吹曲辞·关山月》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月亮的象征,展现了戍边士兵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开头的“凄凄还切切”便直接引入情感的主旋律,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述了离别的痛苦。关山月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呈现,更是情感的寄托,月亮不仅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中对比了过去与现在,回忆起曾经与爱人共同仰望月亮的美好时光,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感受。尤其是“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孤独的境地,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巧妙,月亮、关山、戍客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此外,诗中多处提到的自然景象,如“蓬惊雁不飞”,既反映了外在环境,也象征了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深化了主题思想,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思乡情感。
凄凄还切切,戍客多离别。
描述戍边士兵的悲伤和离别,感情真挚。
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
提到关山下的明月,暗示思念的来源。
关月竟如何,由来远近过。
反思月亮的来去,表达对时间与距离的感慨。
始经玄兔塞,终绕白狼河。
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行踪,带出空间的遥远。
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
忽然想起曾经的爱人,感慨时光的流逝。
已得并蛾眉,还知揽纤手。
追忆当初的亲密,渴望重温旧情。
去岁照同行,比翼复连形。
述说过去的共同经历,强调两人之间的默契。
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
现在的孤独感,与过去形成鲜明对比。
馀晖渐西落,夜夜看如昨。
表达对月亮的依恋,暗示思念的持续。
借问映旌旗,何如鉴帷幕。
反问旌旗与帷幕的映照,隐含对故乡的思念。
拂晓朔风悲,蓬惊雁不飞。
描述清晨的寒风,带来悲伤的情绪。
几时征戍罢,还向月中归。
期待早日结束征戍,重返故乡。
整首诗围绕思念、孤独与离别的主题展开,展现了戍边士兵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反映了在外征戍的无奈与对故乡的向往。
诗中“戍客”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关月”象征着什么?
“今宵照独立,顾影自茕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长孙佐辅的《关山月》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刻,后者则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迈的气魄。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横吹曲辞·关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