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丛花 湘友侄手掣金粟钗见赠,以此酬之》

时间: 2025-08-13 23:15:00

诗句

湘帘才捲晓风轻。

芳径嫩寒生。

绿窗人起铢衣薄,倚妆阁、无限幽情。

金粟正开,和烟带露,剪取一枝馨。

蛮环雅制最玲珑,巧样更翻新。

攒成宝钿馀香沁,恰相称、斜插鬟云。

点上湿萤,飞来瘦蝶,秋思十分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23:15:00

原文展示:

湘帘才捲晓风轻。
芳径嫩寒生。
绿窗人起铢衣薄,
倚妆阁无限幽情。
金粟正开,和烟带露,
剪取一枝馨。
蛮环雅制最玲珑,
巧样更翻新。
攒成宝钿馀香沁,
恰相称斜插鬟云。
点上湿萤,飞来瘦蝶,
秋思十分清。

白话文翻译:

湘帘刚卷起,晓风轻轻吹来,
芳香的小路上,带着一丝清寒。
窗边的女子起身,穿着轻薄的衣裳,
倚靠妆阁,心中满是无限的幽情。
金粟花正盛开,带着露珠的烟雾,
我剪下一枝芬芳的花。
那巧妙的蛮环,制作得最为玲珑,
更有精巧的样式翻新。
聚成宝钿的香气沁人心脾,
正好斜插在发鬟中。
点亮湿润的萤火虫,飞来瘦弱的蝴蝶,
秋天的思绪十分清晰。

注释:

  1. 湘帘:指湘江边的帘幕,常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柔美。
  2. 铢衣薄:铢(zhū)为古代的重量单位,这里用来形容衣物轻薄。
  3. 妆阁:化妆的阁楼,暗示女子的妆容与情绪。
  4. 金粟:金粟花,常用于比喻美丽的女子。
  5. 蛮环:指一种精美的饰品,源自南方少数民族的工艺。
  6. 鬟云:形容女子的发髻,像云一样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素贞,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和生活,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对友人赠送金粟钗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一丛花》是陈素贞的一首极具情感的诗作,展现了清代女性的细腻与雅致。诗的开头通过“湘帘”和“晓风”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随着诗的推进,作者用“芳径嫩寒生”进一步深化了季节的氛围,将寒意与芳香结合,展现出环境之美。

在描写“金粟正开”的同时,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丽花卉的欣赏,也借此象征了女性的美丽与生命力。诗中提到的“蛮环雅制最玲珑”,则展示了作者对精致饰品的追求与对美的敏感,使整首诗在美学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

最后,诗的结尾“点上湿萤,飞来瘦蝶,秋思十分清”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点亮了整个秋天的思绪,使人沉浸在对友谊、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感慨之中。整体而言,诗中蕴含了浓厚的情感与细腻的生活观察,展现了清代女性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湘帘才捲晓风轻:描绘清晨的轻风拂动帘幕,带来宁静的气氛。
  2. 芳径嫩寒生:描写小路上嫩草显露出初秋的寒意,营造出清新的画面。
  3. 绿窗人起铢衣薄:绿窗后,女子起身,穿着轻薄的衣物,展现出她的娇柔与美丽。
  4. 倚妆阁无限幽情:倚靠妆阁,女子心中满是幽情,暗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5. 金粟正开,和烟带露:金粟花盛开,和烟雾、露水交融,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6. 剪取一枝馨:剪下一枝香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7. 蛮环雅制最玲珑:蛮环的精致制作,展示出诗人对细节的关注。
  8. 巧样更翻新:形容饰品的样式新颖独特,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艺术感。
  9. 攒成宝钿馀香沁:聚集的香气宛如宝钿,沁人心脾。
  10. 恰相称斜插鬟云:正好与发鬟相称,描绘出优雅的形象。
  11. 点上湿萤,飞来瘦蝶:点亮湿润的萤火虫,蝴蝶飞舞,增添了生动的场景。
  12. 秋思十分清:清晰的秋思,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感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例如,“湘帘才捲”与“晓风轻”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细节的珍视和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同时展现了清代女性优雅的生活态度与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湘帘:象征着柔美与宁静。
  • 金粟:代表了美丽与生命力。
  • 湿萤与瘦蝶:表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思绪的飘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粟”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饰品
    • D. 一种树木
  2. “湘帘才捲晓风轻”中的“湘帘”指的是哪一地区的帘幕?

    • A. 北方
    • B. 西方
    • C. 江南
    • D. 西北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哀伤
    • B. 幸福
    • C. 友谊与美好
    • D. 思乡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素贞的《一丛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但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江待渡图为席咸宁赋 游梅潭东西诸山 闲中指事诗 其六 张敏叔生辰 和联峰喜雨诗二首 其二 岭上望中原 其二 浣溪沙 冬阳 烛影摇红 重阳前一日赋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一 题东湖代双江公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鼻字旁的字 白屋寒门 衣不盖体 单耳刀的字 包含缭的词语有哪些 鹤鸣九皋 怀古伤今 存开头的成语 戕夷 第二信号系统 身字旁的字 赵社 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大处着墨 避之若浼 访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