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22:0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22:05:18
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
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
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
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
父母养活子女,子女富裕父母也充实。
想要让孩子富有,然而可惜的是手段不够。
强权者掌握一方,窘迫的却是自己富足。
四海之内都是我的家,为什么却不懂得耕作呢?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改革著称,提出了许多社会经济改革的建议。其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安石进行新法改革期间,反映了他对社会底层农民境遇的关注,以及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
王安石的《寓言六首》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根本矛盾。诗中开头两句指出父母养育子女,子女的富裕与父母的充实是相互关联的,这表明了家庭的依存关系。然而,第三句则引入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现象,霸者虽然拥有一方之地,但也面临着内心的窘迫,这暗示着权力与财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矛盾与无奈。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农民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反映出王安石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思考。他希望通过这首诗唤起人们对农民生活的重视,进而引发对社会改革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家庭与社会、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呼吁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父母子所养”,这说明了什么?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奈何不知农”,他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