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0:30
故人千里去,犹记别时歌。
衰鬓禁愁得,狂怀可奈何。
南枝春意动,西望夕阳多。
三径荒凉外,高轩讵肯过。
老朋友远在千里之外,我依然记得我们别时的歌声。
鬓发已经白了,愁苦也难以克制,心中的狂热情怀又该如何是好?
南边的树枝上春意盎然,向西望去夕阳的余晖特别多。
在荒凉的小径之外,高高的轩台又怎能轻易造访?
此诗并未明确引用某一典故,但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思念,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朋友的怀念与感慨。诗中提到的“高轩”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暗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期盼。
作者介绍:王之望,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明快、情感真挚的诗作著称。他的诗风多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观察,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之望与朋友分别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中面对衰老与孤独的感受。
王之望的《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是一首充满思念与感慨的诗作。诗的开头以“故人千里去”引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接着,诗人通过“衰鬓禁愁得,狂怀可奈何”描绘了自己在年华渐逝之际的愁苦与无奈。这里的“衰鬓”不仅是对自身年华的感慨,更暗示了时间的无情。
在自然的描绘中,诗人以“南枝春意动,西望夕阳多”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夕阳的柔美,使得情感与景色相互交融。春天的气息与夕阳的余晖象征着希望与惆怅,构成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交织。
最后,以“三径荒凉外,高轩讵肯过”收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雅生活的向往与自身的孤独感。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简朴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友人相聚的感慨与思念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围绕“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人”指的是谁?
“衰鬓”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南枝春意动”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与王之望的诗相比,杜甫的作品更多地渗透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对亲情的深切感慨,而王之望则更多地聚焦在友谊与个人情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