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3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31:59
《任师中挽词》
大任刚烈世无有,
疾恶如风朱伯厚。
小任温毅老更文,
聪明慈爱小冯君。
两任才行不须说,
畴昔并友吾先人。
相看半作晨星没,
可怜太白与残月。
大任先去冢未乾,
小任相继呼不还。
强寄一樽生死别,
樽中有泪酒应酸。
贵贱贤愚同尽耳,
君家不尽缘贤子。
人间得丧了无凭,
只有天公终可倚。
这首诗表达了对两位任氏家族中人物的悼念。大任刚烈而不屈,世间少有;他像风一样疾恶,正如朱伯厚一般。小任温文尔雅,年长时更显文采,聪明而慈爱的小冯君也是如此。两位任氏的才华与品德无需多言,曾经都是我先辈的朋友。望着他们的身影,仿佛晨星已然隐没,令人怜惜的是太白星与残月的对比。大任先离世,坟墓尚未干燥,小任接着也不再回来了。寄托在这杯酒中,生死离别的痛苦,酒中有泪,想必是酸楚的。无论贵贱贤愚,最终都将一同消逝。你家不会因为有贤良的子孙而不尽,世间的得失无法凭借,惟有天公才可依赖。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仅在诗词上有着杰出的成就,还以散文和词作闻名于世。苏轼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任师中挽词》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人生经历诸多波折之际。他在政治上屡遭贬谪,生活多有不顺,心中常怀忧虑与感慨。此诗是为悼念任氏家族中两位重要人物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深切的哀思。
《任师中挽词》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悼词,诗中通过对任氏两位人物的描绘,展现了生与死、得与失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大任刚烈世无有”来形容大任的刚毅与卓越,显示出对其性格的高度赞美;而“小任温毅”则展现了小任的温文尔雅和内在修养,形成对比。
接着,诗人以"相看半作晨星没"的意象,抒发了对逝者的无尽怀念,晨星象征着希望与光明,而它的隐没则意味着失去与哀伤。随后的“强寄一樽生死别”,则将生死离别的痛苦具象化,酒中有泪,表达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意象,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通过对生死的思考,苏轼让我们意识到,无论地位如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是最珍贵的。
整首诗以深情的口吻悼念两位逝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友谊珍贵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天公的依赖,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任师中挽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小任”指的是谁?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