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38
白石山
作者: 宋晋之
日车未访到仙宫,
日脚将西又转蓬。
莫怪登山能草草,
祗缘行李自匆匆。
玉棺已去人何在,
石鼎虽存味早空。
休羡古来名与迹,
几多丘壑在胸中。
这首诗表达了登山时的匆忙与对古人名迹的感慨。诗人未能抵达仙境,夕阳西下,时间紧迫,因行李繁重而匆忙上山。虽然古人的墓葬已不在,但留下的石鼎却空无一物。诗人告诫自己不要羡慕古人的名声和遗迹,因为内心的丰富和内涵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介绍:宋晋之,宋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思想深邃,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登山之际,表达了对古人名迹的追忆与自身处境的反思。
《白石山》通过对登山过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日车未访到仙宫”,暗示理想的遥不可及,接着“日脚将西又转蓬”则显示出时间的紧迫,诗人在登山时不得不匆匆而行。通过“莫怪登山能草草,祗缘行李自匆匆”,诗人坦诚自己的匆忙态度,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无法停下脚步,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接下来,诗人提到“玉棺已去人何在”,让人思考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如今已经消逝,而“石鼎虽存味早空”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尽管古物仍在,但其背后的意义和精神却已消逝。最后一句“休羡古来名与迹,几多丘壑在胸中”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不再羡慕古人的名声和成就,而是珍视内心的丰富与多样性。这种从外在向内心的转变,体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极具启发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比喻如“日车”、“石鼎”,形成了生动的意象;对仗如“玉棺”和“石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与迹的反思,强调内心的丰富与自我价值,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日车未访到仙宫”所表达的意境是?
A. 理想遥不可及
B. 太阳的运行
C. 人生的匆忙
“几多丘壑在胸中”中的“丘壑”指的是什么?
A. 山丘和沟壑
B. 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C. 古人的遗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