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2:02
青山为谁高,影压三百里。
竹深已迷桥,荷密半藏水。
区区名利人,坐瞑真可鄙。
慨想云屋中,恐是古君子。
青山到底是为了谁而高耸,山影压迫着三百里土地。
竹林深处已经让小桥变得难以辨认,荷花密布几乎遮住了水面。
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坐着发呆真令人鄙夷。
我想,那些在云端房屋中隐居的古代君子,恐怕就是如此吧。
“古君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理想,强调道德修养与内心的宁静。这首诗通过对比追求名利与隐居者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颜博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这首诗写于一个山水幽静的环境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对名利的鄙视和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批判。
《题李叔班山水横卷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青山与竹林的描绘中,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静谧。开头两句通过“青山”为引,强调了自然的崇高与力量,同时也引出了对人世间名利的反思。诗人用“区区名利人”来指责那些沉迷于世俗利益的人,表达了其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接着以“坐瞑”来描绘这些人无所事事的状态,进一步突显其鄙夷之情。最后,诗人将思绪转向“古君子”,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于名利之外的淡泊态度。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形成了自然与人心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与思想深度。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世纷扰的对比,表达了对名利的鄙视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脱、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中“青山为谁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名利的追求
“坐瞑真可鄙”中的“坐瞑”意指什么?
A. 坐着沉思
B. 坐着发呆
C. 坐着休息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宁静,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都在追求一种超脱于名利的理想生活,但各自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