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5: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5:03:08
月从东殿生,丛竹照修竦。
叶间清露滴,枝上寒禽动。
闲觉万虑空,静闻严鼓重。
官烛翦更明,相看应似梦。
月光从东宫升起,竹林的影子映照得高耸挺拔。
叶间的清露滴落,枝上的寒鸟轻轻鸣叫。
闲时感到万念俱空,静静地听到沉重的鼓声。
蜡烛的光亮更显明亮,彼此对视仿佛在梦中。
诗中提到的“月”、“竹”、“寒禽”等意象,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描绘清幽环境的作品中,象征着高洁与宁静。月亮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抒发孤独或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溪,宋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而被后人称为“梅诗”。他为人正直,提倡诗歌的自然和真实,反对华丽而空洞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担任官职期间,表现出他在繁忙公务之余,依然保持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月光和竹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清露滴”、“寒禽动”等细节,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生动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
中间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繁杂世事的超然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相看应似梦”则使整首诗在梦幻与现实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仿佛在提醒读者要珍惜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平和的心态。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中,月亮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
诗中提到的“寒禽”主要指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