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升天行》

时间: 2025-07-12 11:36:12

诗句

神仙不可学,性命夙所同。

云天莽辽阔,嘘吸元相通。

落地遂沦隔,仰视空梦梦。

安知青云秘,不出元胎中。

晶晶白日上,霭霭金银宫。

天衢洞豁达,飞观交玲珑。

正气良有田,踵息绵无穷。

坱虚括元化,倪动分鸿濛。

飘飖载营魄,云壁开重重。

银河泛清浅,下指扶桑红。

共触熟为折,娲鍊孰为功。

杜之閟朕兆,恢之弥穹窿。

谷神谅斯在,何事从赤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36:12

原文展示:

神仙不可学,性命夙所同。云天莽辽阔,嘘吸元相通。
落地遂沦隔,仰视空梦梦。安知青云秘,不出元胎中。
晶晶白日上,霭霭金银宫。天衢洞豁达,飞观交玲珑。
正气良有田,踵息绵无穷。坱虚括元化,倪动分鸿濛。
飘飖载营魄,云壁开重重。银河泛清浅,下指扶桑红。
共触熟为折,娲鍊孰为功。杜之閟朕兆,恢之弥穹窿。
谷神谅斯在,何事从赤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神仙境界的思考。他认为,神仙的境界是人所无法学习的,而每个人的性命本质上是相同的。天空的浩瀚无边,呼吸间与自然的本源相通。人落地后便被隔绝,抬头仰望,仿佛在梦中。又怎知青云深处的秘密,实际上并未离开元始的胎中。阳光晶莹照耀,金银的宫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通往天界的道路宽广明亮,飞翔的景象交错精致。正气如同丰饶的田野,生生不息,绵延无尽。虚空之中,元气交融而生,动静之间分开了浓厚的雾霭。游魂轻飘,穿越云壁层层叠叠。银河在清澈的天空中闪烁,指向扶桑的红日。触碰自然的法则,谁又能说这是人的功劳呢?对比杜甫的诗句,宇宙的奥秘在于无穷的广阔。谷神始终在此,何必从赤松寻求答案呢?

注释:

  • 神仙:传说中具有超凡能力的人,常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存在。
  • 性命:指生命和命运。
  • 云天:比喻广阔的天空。
  • 嘘吸元相通:意为通过呼吸与自然的元气相通。
  • 青云秘:指青云深处的秘密,象征高深的境界。
  • 晶晶白日:形容阳光明亮,清澈的光辉。
  • 金银宫:指天界的宫殿,象征美好和富贵。
  • 正气:正直的气质和精神。
  • 谷神:道教中的神灵,代表自然的生生不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作品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思想和艺术风格。陈德正的诗歌多关注道教哲理,体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升天行》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变革之际。诗人在对神仙境界的思考中,表达了对人生命与自然本质的探索,以及对道家哲学的认同。

诗歌鉴赏:

《升天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作者通过对神仙境界的思考,反映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诗中开篇即指出“神仙不可学”,这不仅强调了神仙的超凡脱俗,更暗示了人类对永恒与超脱的渴望是难以实现的。接下来,作者描绘了辽阔的天空和呼吸之间的联系,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云天莽辽阔,嘘吸元相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宇宙观。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如“晶晶白日”和“金银宫”,构建了一个光辉灿烂的理想境界。这里的“白日”和“金银宫”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精神向往的体现。诗人在描绘这些美好景象的同时,引导读者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强调正气和自然法则的不可侵犯,以及人的渺小和无力。

全诗通过层层叠叠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道教文化对人生的思考,强调“谷神谅斯在,何事从赤松”,即自然的智慧和奥秘往往不需要刻意追求,而应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领悟。整首诗在语言上精炼而富有韵律,体现了陈德正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仙不可学,性命夙所同:神仙的境界无法被学习,而人的生命本质是相同的。
  2. 云天莽辽阔,嘘吸元相通:浩瀚的天空中,人与自然的本源通过呼吸相连。
  3. 落地遂沦隔,仰视空梦梦:人落入世俗后,被隔绝于天际,仰望天空如同在梦中。
  4. 安知青云秘,不出元胎中:又怎能知晓青云中的秘密,实际上并未走出生命的本源。
  5. 晶晶白日上,霭霭金银宫:阳光明亮,金银宫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6. 天衢洞豁达,飞观交玲珑:通往天界的道路宽广明亮,飞翔的景象交错精致。
  7. 正气良有田,踵息绵无穷:正气如同丰饶的田野,生生不息。
  8. 坱虚括元化,倪动分鸿濛:虚空之中,元气交融而生,动静之间分开浓厚的雾霭。
  9. 飘飖载营魄,云壁开重重:游魂轻飘,穿越云壁层层叠叠。
  10. 银河泛清浅,下指扶桑红:银河在清澈的天空中闪烁,指向扶桑的红日。
  11. 共触熟为折,娲鍊孰为功:触碰自然的法则,谁又能说这是人的功劳呢?
  12. 杜之閟朕兆,恢之弥穹窿:对比杜甫的诗句,宇宙的奥秘在于无穷的广阔。
  13. 谷神谅斯在,何事从赤松:谷神始终在此,何必从赤松寻求答案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天莽辽阔”,把天空比作广阔的海洋。
  • 对仗:全诗的句式和意象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银河泛清浅”,将银河拟人化,展现其灵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人类生命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通过对神仙与自然法则的思考,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然智慧的存在与人类的渺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 云天:象征广阔的宇宙与无尽的可能。
  • 金银宫:象征理想与美好。
  • 银河:象征神秘与浩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元胎”指的是什么? A. 人的生命
    B. 天空的奥秘
    C. 自然法则
    D. 神仙的境界

  2. 填空题:诗中“正气良有田,踵息绵无穷”描述的意境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杜之閟朕兆”是指杜甫的诗句。对还是错?

答案:

  1. A
  2. 生生不息的自然气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道家思想。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升天行》 vs. 《登高》(杜甫):两者均涉及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但《登高》更强调个人的悲哀和人生的无常,而《升天行》则表现出对超凡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道教哲学与诗歌艺术》
  • 《古诗词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季平尝为于仲模诗改二字后仲模有诗来复用 移司道中四绝 其四 拟送傅推官吉先予以绍兴己已六月自复徙对吉 送季平道中四绝 悼潘义荣母 至金溪与康功 前山寻兰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一 是乐居士一日举率说和尚话头云拨草牛风且图 春到村居好四绝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焦桐 鼻字旁的字 局奁 百凡待举 呼鹰走狗 无问 雨字头的字 齒字旁的字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虎豹之驹 日增月盛 凶狱 见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驾薨 碎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