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悼潘义荣母》

时间: 2025-07-12 11:59:32

诗句

去年两桨泛清深,正是随雏出凤林。

彩仗浑如天上去,寿光俄向斗边沈。

金花象轴恩虽在,云陇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59:32

原文展示:

悼潘义荣母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去年两桨泛清深,正是随雏出凤林。
彩仗浑如天上去,寿光俄向斗边沈。
金花象轴恩虽在,云陇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

白话文翻译: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清澈的水面上划着两只桨,正是小雏鸟随母亲从凤林中出巢的时节。
彩色的仪仗仿佛升上了天空,寿光在斗柄旁渐渐沉落。
金花和象轴的恩情尚在,但山原的痛苦却是我无法承受的。
我也在堂前如飞鹤般起舞,强行作出哀悼,心中倍感伤痛。

注释:

  • 两桨:指划船的桨,象征着行舟的过程。
  • 清深:清澈而深邃的水,象征着宁静和深远的思念。
  • 随雏出凤林:凤林是传说中的凤凰栖息之地,意指小鸟逐渐独立,暗含对母亲的怀念。
  • 彩仗:华丽的仪仗,常用于古代的庆典和送葬。
  • 寿光:指寿命的光辉,象征着生命的消逝。
  • 金花象轴:金花和象轴可能指代母亲的恩德和美好的回忆。
  • 云陇山原:山原的痛苦,表明对失去亲人的深切感受。

典故解析:

在古代文化中,凤象征着高贵和尊崇,而“随雏出凤林”则寄托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敬仰。寿光的沉落则反映了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逝者的哀痛。金花象轴的恩情则暗示着亲情的珍贵与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刚中对已故朋友潘义荣母亲的悼念之时,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诗中蕴含着对母爱的深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悼潘义荣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寄托,展现了作者对于失去亲人的悲痛与追忆。首联用“去年两桨泛清深”引入,既描绘了轻盈的舟行,又暗示了往日的宁静与美好。紧接着,诗人用“彩仗浑如天上去”这一比喻,表现出对亲人逝去的无奈与惋惜。中间几句通过对“金花象轴”的回忆,展现了母亲的恩德,令人在痛苦中更加感受到亲情的深厚。末尾一句“强成哀挽倍伤心”则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即便是强作欢颜,内心的悲痛依旧无法掩饰。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怀念与哀伤,使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两桨泛清深:回忆去年的时光,划桨在清澈的水面上,暗示了平静与美好。
  • 正是随雏出凤林:小鸟离巢,象征着成长与离别,反映了对母亲的思念。
  • 彩仗浑如天上去:华丽的仪仗如同升上天空,表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寿光俄向斗边沈:生命的光辉逐渐消逝,表现了对逝去生命的感慨。
  • 金花象轴恩虽在:对母亲恩德的回忆,体现了深厚的感情。
  • 云陇山原痛可任:对失去的痛苦无可忍受,表现出深切的哀痛。
  • 我亦堂前飞鹤起:以飞鹤起舞自喻,表达对逝者的追忆与悼念。
  • 强成哀挽倍伤心:即便强作欢颜,内心的悲痛依然加倍,体现出人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彩仗比作天上的东西,强调其美丽与不真实。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清水、雏鸟、彩仗等意象交织,表现了自然与情感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对母爱的敬仰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表现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水:象征着纯净与宁静,反映过去的美好时光。
  • 雏鸟:象征着成长与离别,寄托了对母亲的思念。
  • 彩仗:华丽的外表,反映了人世间的繁华与短暂。
  • 金花和象轴:象征母亲的恩德,体现出亲情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年两桨泛清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怀念
    • C. 欢快
  2. “彩仗浑如天上去”中的“彩仗”指的是什么?
    • A. 船
    • B. 仪仗
    • C. 画作
  3. 作者在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夸张

答案:

  1. B. 怀念
  2. B. 仪仗
  3. B. 比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郑刚中的《悼潘义荣母》更注重对亲情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豪放与人生哲理。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郑刚中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其二 赋陶九成瓮 西江月 西江月·鼎器法天象地 西江月 西江月·四大一身假合 西江月 道情词 西江月·拍塞虚空无外 西江月 其六 西江月 题华山云海 西江月 夏日西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讴士 齐字旁的字 众俊 尸字头的字 欢结尾的成语 包含丢的成语 包含骄的词语有哪些 囊橐萧瑟 包含苍的成语 三点水的字 素昧生平 争光日月 桐花 辛字旁的字 言大非夸 传三过四 赠封 气字旁的字 即穷验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