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渔家傲(中秋月)》

时间: 2025-05-24 08:29:53

诗句

三月为光今夜半。

一年人爱今回满。

莫放笙歌容易散。

须同玩。

姮娥解笑人无伴。

抱尽金精来碧汉。

醉吟莫作寻常看。

已过中天欢未断。

还同叹。

时情已向明朝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29:53

原文展示:

渔家傲(中秋月)
作者: 黄裳 〔宋代〕

三月为光今夜半。
一年人爱今回满。
莫放笙歌容易散。
须同玩。
姮娥解笑人无伴。
抱尽金精来碧汉。
醉吟莫作寻常看。
已过中天欢未断。
还同叹。
时情已向明朝换。


白话文翻译:

今夜的月光如同三月的明亮,正好是半夜时分。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今晚的月亮正圆,人们对此倍感珍惜。
不要让笙歌声响起后便轻易散去,
必须同欢共乐。
嫦娥笑着,她身边却没有伴侣。
她抱着满怀的金色精华,飞向碧汉。
醉吟时不应将其视为寻常的事。
尽管已过了中天,欢愉却仍未停止。
我们还在同声叹息,
时光已向明朝悄然转变。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月为光: 三月的月亮明亮如光。
  • 笙歌: 笙和歌曲,指娱乐的音乐。
  • 姮娥: 嫦娥,传说中居住在月宫的仙女。
  • 金精: 指月光,形容其光辉灿烂。
  • 碧汉: 碧色的银河,形容月亮高悬于天空。

典故解析:

  • 嫦娥: 传说中,嫦娥为后羿的妻子,为了保护不死药而飞升月宫,成为月亮的女神。这个典故与中秋节的习俗息息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诗人,字问之,号弈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常以节令、风景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渔家傲(中秋月)》创作于中秋节,正值团圆的时刻。诗人在月下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渴望共度良宵,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渔家傲(中秋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中秋诗,黄裳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这个传统节日中的欢愉与惆怅。诗中“今夜半”与“一年人爱今回满”的对比,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又表达了对圆月的珍视。整首诗中,月亮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

“莫放笙歌容易散”一句中,诗人提醒人们珍惜共度的时光,强调了团聚的珍贵与脆弱。接下来的“姮娥解笑人无伴”则引出嫦娥的形象,表达了即使在美好的时刻,仍有孤独与寂寞的感受。最后几句中,诗人感叹时光流转,欢愉未断,却又已向明朝换去,形成了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欢庆,又有惆怅。

整体上,诗歌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短暂时光的珍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深思,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月为光今夜半: 描写月夜的美丽,暗示今夜是中秋。
  • 一年人爱今回满: 反映人们对中秋团圆的期盼。
  • 莫放笙歌容易散: 呼吁珍惜欢聚时刻,避免轻易分散。
  • 须同玩: 号召人们一起欢庆,享受团圆的乐趣。
  • 姮娥解笑人无伴: 引用嫦娥的形象,表现孤独感。
  • 抱尽金精来碧汉: 赞美月光的美丽与神秘。
  • 醉吟莫作寻常看: 指出在欢愉的氛围中,醉吟不应成为平常事。
  • 已过中天欢未断: 强调欢愉尚在,时间却在流逝。
  • 还同叹: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时情已向明朝换: 暗示时光已转向未来,欢愉终会结束。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月光比作“金精”,形象生动。
  • 拟人: 姮娥的“解笑”赋予了月亮以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出现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中秋节的主题,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惋惜。通过对嫦娥的引入,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既有欢乐也有孤独,体现了中秋节的深厚文化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 中秋的象征,代表团圆与美好。
  • 嫦娥: 代表孤独与高远,传达对人间情感的思考。
  • 笙歌: 代表欢庆的气氛,强调人们的聚会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秋节的象征是什么?
    A. 端午节
    B. 元宵节
    C. 月亮
    D.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
    A. 月亮的颜色
    B. 住在月宫的仙女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

  3. 诗人希望在中秋节上:
    A. 一个人孤独
    B. 大家一起欢庆
    C. 听到悲伤的音乐
    D. 看见日出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黄裳的《渔家傲(中秋月)》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复杂,前者多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结合了团圆与孤独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秋节诗词集》

相关查询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红蕉 传言玉女 巫峡 传言玉女·觌面相逢 传言玉女(上元) 传言玉女·白芍药 传言玉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龍字旁的字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豆字旁的字 衔泣 儒输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优游不断 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工匠 半岭 号结尾的成语 远井不解近渴 养虎自啮 斗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翻陈出新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万买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