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55
羁床为病囚,偶入荒畴步。
丛草何薿薿,向人能仰俯寒露欲为霜,其态渐撑拄。
蓬蒿及膝髀,苍耳沾靴裤。
时见麦豌豆,短蔓缘蒿附半寸纷垂荚,
病叶劳虫蛀倘亦圃中种,遁为野田黍?
拭眼惊欲咋,晚出花四五嫩若鸡子黄,
摇曳何楚楚微馨不能长,
差可自包护细瓣触我肤,柔若相摸抚。
此中有生意,使我神一举。
仰首见西风,长吹无旦暮。
我因病困在床上,偶尔走出医院,漫步于荒野。
看那丛生的野草是如此繁茂,低头仰望,寒露似乎要化作霜,草的姿态渐渐撑开。
蓬蒿长到膝盖,苍耳沾湿了我的靴子和裤子。
此时看到麦豌豆,短短的藤蔓缠绕在蒿草上,细长的豆荚纷纷垂下。
病叶被虫子蛀蚀,难道也是园中种植的吗?
我抹去眼泪,惊讶得想要叫出来,晚间的花四五朵,嫩黄如鸡蛋,
摇曳间是那么的清新可爱,却不能长久,
勉强可以用手包裹,细腻的花瓣触碰我的肌肤,柔软得像是轻轻抚摸。
其中存在着生机,令我心神为之一振。
仰头望见西风,长久地吹拂着,似乎没有早晚的界限。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涉及到的植物如“麦豌豆”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作生机和希望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在病中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亲近。
卢青山,现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此诗创作于作者因病住院期间,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渴望,病痛中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悟交织而成。
这首诗以病中独行的场景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体悟。开篇以“羁床为病囚”道出病痛带来的束缚与无奈,而“偶入荒畴步”则透露出他渴望挣脱这种束缚的心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诸如“丛草何薿薿”,不仅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生命状态,也使得诗人的心灵得以在荒野中得到释放。
在对野草和麦豌豆的细致描绘中,诗人用“寒露欲为霜”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脆弱与坚韧,亦隐喻了人的生命之脆弱。通过“晚出花四五嫩若鸡子黄”的描写,诗人展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花虽美丽却难以长久,正如人的生命,令人心生怅惘。
整首诗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最终在“仰首见西风”中,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迁相连,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坚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人在病痛中对生机的渴望。
诗中提到“苍耳”是指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被束缚在床上?
“晚出花四五嫩若鸡子黄”中“嫩若鸡子黄”形容的是?
《静夜思》(李白) vs 《病稍定》(卢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