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蒙和答益奇辄复为谢》

时间: 2025-05-12 13:35:25

诗句

斋厨极萧条,晚食以当肉。

公来共蔬盘,留语辄更仆。

平生惩沸仍吹齑,欲了官事渠能痴。

何时竟作淮南归,击鲜校猎从庐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35:25

原文展示:

斋厨极萧条,晚食以当肉。
公来共蔬盘,留语辄更仆。
平生惩沸仍吹齑,欲了官事渠能痴。
何时竟作淮南归,击鲜校猎从庐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简朴的饮食生活,作者的厨房非常冷清,晚餐只是用素菜充当肉食。朋友前来时共用一盘蔬菜,交谈时他却更像是个仆人。平生对喧嚣的生活感到厌倦,仍然在低吟细语,想要处理官务却显得无能为力。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淮南,带着孩子们一起打猎呢?

注释:

  • 斋厨:指的是简单清淡的厨房。
  • 极萧条:形容非常冷清和寂寞。
  • 晚食以当肉:用素菜代替肉类作为晚餐。
  • 公来共蔬盘:朋友来访时一同享用蔬菜。
  • 留语辄更仆:交谈时更像是仆人,表明一种谦卑。
  • 惩沸:对喧嚣的生活感到厌烦。
  • 渠能痴:对官务的处理感到无能为力。
  • 淮南:指的是淮南地区,作者渴望回归的地方。
  • 击鲜校猎:形容打猎的生活,表现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容,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政治生涯的困境之中,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斋厨极萧条,晚食以当肉”一句,直接反映了作者生活的简朴与孤独,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朋友的来访让作者倍感温暖,但他自己却在交谈中表现得如同仆人,暗示了他在社会地位与人际交往中的无奈。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尤其是“何时竟作淮南归”的反复提及,透露出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斋厨极萧条:开头即设定了清冷的生活环境。
  2. 晚食以当肉:强调生活的贫乏,素菜代替肉食。
  3. 公来共蔬盘:朋友的到来带来一丝温暖。
  4. 留语辄更仆:交谈中自感卑微,体现了社会地位的压抑。
  5. 平生惩沸仍吹齑:对繁华生活的厌恶。
  6. 欲了官事渠能痴:对官务的无能为力,表现无奈。
  7. 何时竟作淮南归: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归属感。
  8. 击鲜校猎从庐儿:渴望回归自然生活,追求自由。

修辞手法

  • 对比:用素食与肉食的对比,反映生活的贫乏。
  • 暗喻:交谈中的自谦暗喻了社会身份的压抑。
  • 排比: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意象分析:

  • 斋厨:象征简单的生活。
  • 蔬菜:代表贫乏与清淡,反映内心的宁静。
  • 淮南:故乡的象征,代表归属感与温暖。
  • 打猎:象征自然生活的自由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斋厨极萧条”意指: A. 厨房热闹
    B. 厨房冷清
    C. 厨房丰盛
    D. 厨房繁忙

  2. “何时竟作淮南归”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自然生活
    C. 家庭生活
    D. 遊玩生活

  3. 诗中用什么食物来代替肉? A. 鱼
    B. 蔬菜
    C. 米饭
    D. 面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相似,都表达了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但张的诗更强调了对官场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渴望,而陶渊明则是直接描绘乡村田园的恬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选读》
  • 《张孝祥传》

相关查询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 雨后南下洼看芦洲水涨,邈然有江湖间意 唐多令 垂虹舟夜 唐多令 唐多令 玉泉山下泛舟 唐多令 唐多令 送别居甫 唐多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单人旁的字 鱼县鸟窜 侗族 含金量 先字旁的字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牛字旁的字 先令书 目眩心花 反文旁的字 百年归寿 包含惰的词语有哪些 团丁 湎淫 洞悉其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