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0:11
寒光乍洗山川莹,
清影遥分草树纤。
万里更无云物动,中天只有兔随蟾。
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月光初照大地,山川清晰明亮,月影在草木间悠然分开。天空辽阔,万里无云,唯有那月宫中的兔子伴随着明亮的蟾蜍,静静地在空中游动。
诗中提到的“兔”和“蟾”均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关。月亮上有兔子捣药的传说,蟾蜍则是月亮的象征,古代文化中常常将月亮与神秘的生物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对自然与宇宙的探索与敬畏。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主张变法,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与民众的安定。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豪情,也有细腻温婉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诗人常在清幽的夜晚独自游览,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月光常常成为他思考人生、政治与哲理的媒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王安石的《咏月三首》通过月光的描写,展现了清冷、明亮的夜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全诗以“寒光”开篇,立刻引人入胜,令人感受到月光的清冷与明亮,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清影遥分草树纤”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月光洒落在大地上的影子,展现了草木的繁茂与生机。
最后两句“万里更无云物动,中天只有兔随蟾”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在广袤的天空中,没有云彩,万物静止,只有月宫中的兔子伴着蟾蜍,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美感。这种意象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体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素养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寒光乍洗山川莹:
清影遥分草树纤:
万里更无云物动:
中天只有兔随蟾: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静谧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寒光乍洗山川莹,是指什么?
A. 月光照亮大地
B. 太阳的光辉
C. 星星的闪烁
D. 雨水的滋润
“兔随蟾”中的兔子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月亮的神话
C. 大地的丰饶
D. 战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