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2:23
水调歌头·人道三十九
作者:魏了翁 〔宋代〕
人道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儿今如许,才觉三十九年非。
昨被玉山楼取,今仗牛山挽住,
役役不知疲。自己未能信,
漫仕亦何为。亦何为,应自叹,
不如归。问归亦有何好,
堂上彩成围。上下东冈南陌,
来往北邻西舍,逖地看儿啼。
富贵适然耳,此乐几人知。
人们说我已经三十九岁了,临近年末,夕阳斜照。
如今的孩子如此聪明,我才意识到三十九年并不是虚度。
昨天在玉山楼上被选中,现在却依靠牛山的力量,
辛辛苦苦却始终不知疲倦。自己尚未能相信,
这样混日子又有什么意义呢?又有什么意义,
只能自叹,倒不如回去。问回去又有什么好,
堂上只有华丽的装饰围绕。
东面的山冈南边的田埂上,
邻里之间来往频繁,远远望去孩子在啼哭。
富贵不过是耳边的事,这样的快乐又有几人能懂?
魏了翁(约1225年-1294年),字景容,号惟瑭,元代初期的诗人、词人,与苏轼、辛弃疾等人并称。魏了翁的诗词风格多样,富有哲理,常透过个人经历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写于魏了翁的中年,正值人生的关键时刻,作者通过对自身年龄、家庭、社会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水调歌头·人道三十九》是魏了翁对人生的深刻省视,特别是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便以“人道三十九”引出,点出作者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正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思考。接着,诗人通过“岁暮日斜”的描绘,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孩子的成长让他意识到三十九年的生活并非虚度,这种对时光的反思和对生活的审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诗中的“昨被玉山楼取,今仗牛山挽住”,对比了名利与辛苦的两种状态,暗示了人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内心的真实需求和生活的本质。诗人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和对简单家庭生活的向往,“问归亦有何好,堂上彩成围”,反映出对华丽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终以“此乐几人知”作结,流露出对人世间富贵与快乐的思考,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中年阶段的深刻反思,探讨了名利与家庭、劳碌与内心满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富贵生活的淡薄,传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水调歌头·人道三十九》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魏了翁
C. 辛弃疾
D. 杜甫
诗中提到“岁暮日斜”,意指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人生的晚期
C. 春天的到来
D. 暑假的开始
诗中“富贵适然耳,此乐几人知”表达了什么?
A. 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B. 对富贵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C. 对家庭的热爱
D. 对孩子的期待
答案: 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