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醉蓬莱·有擎天一柱》

时间: 2025-07-28 10:05:56

诗句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

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

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

帝锡公侯,更高逾前绩。

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

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05:56

原文展示:

醉蓬莱·有擎天一柱
作者: 李曾伯〔宋代〕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
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
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
帝锡公侯,更高逾前绩。
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
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根支撑天柱的壮丽场景,位于殿角的西头,手扶着宗祐。万里之遥的鱼群和水鸟,依偎在金城的山峦上。亭台楼阁在沙尘中摇曳,毡裘也被风卷起,迅速穿过黄龙碛。那玉帐之下,闲适从容,轻轻招手,顿时清新了边疆的色彩。听说中天的翠华已经南渡,一路顺利,令人胆寒的西方贼寇也被击退。皇帝赐予公侯的封赏,超过了以往的成就。箕星辉映,昴星收敛,清澈的天日尽显光辉。周衮归来,凤池和麟阁重现,双鬓依旧是黑色。


注释:

  • 擎天一柱:比喻支撑大厦或国家的伟大力量。
  • 宗祐:指宗庙的庇护和保佑。
  • 鱼凫:鱼和水鸟的合称,象征着富饶的水域。
  • 黄龙碛:地名,可能指黄河流域的沙砾地带。
  • 翠华:指天子或贵族的车马,象征权贵气派。
  • 帝锡公侯:皇帝赐予的封爵,象征荣宠。
  • 箕尾、昴街:天文学中的星名,象征天界的光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号仲明,南宋时期的词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豪放、奔放的气概,擅长描写壮丽的山河和英雄气概。

  •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次遭遇外敌侵扰之际,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醉蓬莱·有擎天一柱》以雄壮的气势开篇,描绘了一个气吞山河的景象。词中首先提到的“擎天一柱”便给人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仿佛在描绘一个支撑整个国家的伟大人物或事业。接下来,万里鱼凫与金城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好,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生机。

而“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壮丽的场景与风沙的轻盈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环境的变化与当时的紧张气氛。接着,词中提到的“中天翠华南渡”和“胆寒西贼”,展现了国家面对外敌时的英勇与果断,既有对胜利的期待,也有对敌人的警惕,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最后,通过“周衮归来,凤池麟阁”描绘了英雄归来的场景,双鬓犹黑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英雄的坚韧。整首词既有雄浑的气势,又不乏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李曾伯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描绘一根支撑的柱子,象征着国家的力量。
    • “手扶宗祐”:表示在这力量的支撑下,宗庙得以庇护。
    • “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展现自然环境的富饶,象征国家的安定。
    • “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描绘环境的变化与紧张。
    • “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表现出一种从容自得的气氛。
    • “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表现出对胜利的期待与对敌人的警惕。
    • “帝锡公侯,更高逾前绩”:皇帝给予的封赏,超过了以往的成就。
    • “箕尾辉腾,昴街芒敛”:象征天界的光辉。
    • “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描绘英雄归来,时间的流逝与英雄的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擎天一柱”比喻伟大的支撑力量。
    • 拟人:如“亭障惊沙”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手法,使得意境更加丰富。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现了对国家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擎天一柱:象征着国家的支柱,伟大的人物或事业。
  • 鱼凫:象征自然的富饶,也暗示人民的生活安逸。
  • 玉帐: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 翠华:象征着王权的显赫与尊贵。
  • 凤池麟阁:象征着高贵的地位与荣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擎天一柱”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伟大的支持力量
    C) 英雄的壮举
    D) 个人的成就

  2. “翠华南渡”中“翠华”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山川
    B) 皇帝的车马
    C) 富饶的土地
    D) 英雄的归来

  3. 诗中提到的“西贼”指的是哪个历史背景下的敌人?
    A) 南宋时期的金国
    B) 明朝的倭贼
    C) 唐朝的突厥
    D) 元朝的蒙古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诗词对比

    • 《醉蓬莱·有擎天一柱》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体现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英雄的崇敬,尽管两者的背景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李曾伯的词更加强调国家力量与安宁,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叹。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李曾伯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适吟 自庆吟 自乐吟 自况三首 自况三首 自处吟 昼梦 重游洛川 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 重九日登石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漠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低潮线 一样 惨遭不幸 境结尾的成语 川字旁的字 摇尾涂中 禾字旁的字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目字旁的字 批首 中正无私 一…而… 四字头的字 辩客 白衣苍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