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00
原文展示:
自处吟 邵雍 〔宋代〕
尧夫自处道如何,满洛阳城都似家。 不德於人焉敢异,至诚从物更无他。 眼前只见罗天爵,头上谁知换岁华。 何止春归与春在,胸中长有四时花。
白话文翻译:
邵雍自问自答,他的生活方式如何呢?在洛阳城中,他感觉整个城市都像是自己的家。他不敢对人有不德之举,因为他以至诚之心对待万物,别无他求。他眼前所见,尽是天赐的爵位(指高贵的地位),而头上不知不觉间岁月已换。春天离去与春天的到来,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心中永远有着四季常开的花朵。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平和。邵雍在洛阳生活多年,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总结。在洛阳的生活中,他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受外界荣华富贵的诱惑,而是以至诚之心对待万物,保持内心的四季常青。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邵雍对自我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他以洛阳城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这里的自在生活,感觉整个城市都像是自己的家。他不追求对人有不德之举,而是以至诚之心对待万物,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诗中“眼前只见罗天爵,头上谁知换岁华”一句,既表达了他对高位的淡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最后,“何止春归与春在,胸中长有四时花”则展现了邵雍内心的恒常和美好,不受外界季节变化的影响,心中永远有着四季常开的花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理学思想中的道德追求和内心平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邵雍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和追求,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平和,不受外界荣华富贵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四季常青。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邵雍在诗中提到的“满洛阳城都似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洛阳的厌恶 B. 对洛阳的喜爱和自在 C. 对洛阳的无感 答案:B
诗中的“四时花”象征什么? A. 四季的变化 B. 邵雍内心的恒常和美好 C. 洛阳的景色 答案:B
邵雍在诗中强调了什么? A. 对高位的追求 B. 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平和 C. 对岁月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