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担夫谣(黔人能歌之,予为之增损其语作谣)》

时间: 2025-05-08 10:48:07

诗句

担夫来,担夫来,尔何为者军当差。

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

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忙何暂息。

只今丁壮逃亡尽,数十残兵浑瘠黑。

可怜风雨雪霜天,冻馁龙钟强鞭迫。

手抟麦屑淘水餐,头面垢腻悬虮虱。

高山大盘坡百盘,衣被肩穿足无力。

三步回头五步愁,密箐深林惊虎迹。

归来洗足未下坡,邮马又报官员过。

朝亦官员过,暮亦官员过。

贵州舆图手掌大,安用官员如许多。

太平不肯惜战士,一旦缓急将奈何。

噫嘻乎,一旦缓急将奈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48:07

原文展示:

担夫来,担夫来,尔何为者军当差。
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
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忙何暂息。
只今丁壮逃亡尽,数十残兵浑瘠黑。
可怜风雨雪霜天,冻馁龙钟强鞭迫。
手抟麦屑淘水餐,头面垢腻悬虮虱。
高山大盘坡百盘,衣被肩穿足无力。
三步回头五步愁,密箐深林惊虎迹。
归来洗足未下坡,邮马又报官员过。
朝亦官员过,暮亦官员过。
贵州舆图手掌大,安用官员如许多。
太平不肯惜战士,一旦缓急将奈何。
噫嘻乎,一旦缓急将奈何!

白话文翻译:

担夫来了,担夫来了,你们为何要当军差?
朝廷养兵是为了打贼,派他们去担夫谁来珍惜?
自从我年轻时被编入军队,直到老了也没法稍作休息。
如今壮丁都逃跑了,剩下的残兵都瘦得没有力气。
可怜在风雨雪霜的日子里,冻得饥肠辘辘,被狠鞭逼迫。
用手捏麦屑当饭,头上脏兮兮的还悬着虱子。
高山大坡走百回,衣服破了肩也磨出血。
三步回头五步愁,密林深处惊见虎迹。
回到家洗脚未下坡,邮马又告知官员经过。
早上官员经过,晚上官员也经过。
贵州的地图不过手掌大,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官员?
太平时不肯珍惜战士,一旦有急事该怎么办?
唉,真是一旦有急事该怎么办!

注释:

  • 担夫:担着重物行走的人,通常是指劳苦大众。
  • 编差:被编入军队或工作,通常指被征召为兵士。
  • 丁壮:指年轻壮年男子。
  • 冻馁:冻饿,指因寒冷和饥饿而受苦。
  • 虮虱:指头上的虱子。
  • 邮马:驿站的马,负责传递消息。
  • 手掌大:形容贵州的地图小,指无力派遣那么多官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纪青,明代诗人。其作品常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不公。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时期,正值兵役制度对劳苦大众的影响,诗人以担夫的身份感受到国家对士兵的不公待遇。

诗歌鉴赏:

《担夫谣》通过担夫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明代社会的矛盾与不公。诗的开头以“担夫来,担夫来”引入,强调劳苦人民的困境。诗句“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直指朝廷对军队的错误利用,令人感到愤慨。诗人在字里行间透出对士兵和担夫的深切同情,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整首诗运用大量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担夫在恶劣天气中的艰辛,生动地展现了士兵被迫成为担夫后的悲惨生活。诗中提到的“冻馁龙钟强鞭迫”,使人感受到那种身心俱疲的痛苦。

最后,诗人以“太平不肯惜战士,一旦缓急将奈何”作为结尾,发出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展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劳苦人民的悲歌,更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引发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担夫的呼喊,反映出对当下身份的疑惑和不满。
    • 第三、四句:诗人追溯自己的经历,表现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 第五、六句:描绘担夫在恶劣天气下的困境,生动而真实。
    • 第七、八句:表现出对生活的沉重和对未来的不安。
    • 第九至十一句:揭示官员的繁多与无用,再次表现出对战争和士兵的冷漠。
    • 最后两句: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呼唤对战士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手抟麦屑淘水餐”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艰难。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朝亦官员过,暮亦官员过”加重了对官员冷漠的描绘。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担夫的视角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揭示了国家对士兵的漠视,以及对普通人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同情,体现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呼吁。

意象分析:

  • 担夫:象征着劳苦大众和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 军队:代表着国家的武装力量与士兵的命运。
  • 风雨雪霜: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 官员:象征着社会的腐败与对人民的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担夫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无奈
  2. 诗中提到的“冻馁龙钟强鞭迫”是指什么?

    • A. 担夫的辛苦
    • B. 官员的无用
    • C. 军队的荣耀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国
    • B. 反思社会不公
    • C. 赞美自然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对历史的深思。

诗词对比

  • 纪青的《担夫谣》与白居易的《卖炭翁》:两者都通过底层人民的生活展现社会的不公,但纪青更侧重于对军队的控诉,而白居易则强调了贫困的艰辛与社会的冷漠。

参考资料:

  1. 《明代文学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纪青与其诗歌的社会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曹郎子文赴山阳令 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 次韵王巩见赠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种药苗二首 其二 种决明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中秋夜八绝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白黑不分 警健 赤体上阵 电子侦察卫星 二字旁的字 精神焕发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小屈大申 歹字旁的字 寝不成寐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艸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罾罩 撒水拿鱼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