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6:59
双调沉醉东风_听不厌鸾笙
作者:钟嗣成 〔元代〕
听不厌鸾笙象板,看不足凤髻蝉鬟。
按不住刺史狂,学不得司空惯,
常不教粉吝红悭。
若不把群花恣意看,
饱不了平生饿眼。
我听那悠扬的鸾笙声,觉得怎么也听不厌,
却又总觉得凤髻和蝉鬟的美不够看。
我无法抑制内心的狂热,
也学不来像司空那样的洒脱,
常常不让自己欣赏那娇艳的红妆。
如果不纵情地欣赏百花,
就无法填饱我这辈子饥饿的眼睛。
钟嗣成,元代词人,生卒年不详。其作品多以女性情感、生活场景为题材,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时期。诗人借用音乐与花卉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与美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开篇即以“听不厌鸾笙象板”引入,展现出诗人对音乐的痴迷,仿佛在音乐的旋律中沉醉,无法自拔。接着,诗人用“看不足凤髻蝉鬟”,表达对女性美的渴望与欣赏,凤髻和蝉鬟象征着绝世的美丽,但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仿佛这种美丽总是可望而不可即。
在“按不住刺史狂,学不得司空惯”中,诗人自叹无法像那些风流的官员一样洒脱自在,显示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叹息。同时,“常不教粉吝红悭”更是揭示出内心对美的渴望与自我克制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美丽的追求与难以实现的苦恼。
结尾的“若不把群花恣意看,饱不了平生饿眼”,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渴望,若不放肆地欣赏花卉的美丽,便无法填满这饥渴的心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女性美及花卉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苦恼,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
选择题:诗中“听不厌鸾笙象板”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音乐的厌倦
B. 对音乐的喜爱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权利的渴望
填空题:诗人通过“常不教粉吝红悭”来表达对__的渴望。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对/错)
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陆游的作品更为直接,而钟嗣成则通过音乐与花卉的意象,细腻地展现内心的复杂情感。